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交流材料汇编(8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交流材料汇编(8篇)

目录
    1.在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中 2
    2.高质量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建设 13
    3.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着力点 16
    4.奋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 22
    5.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奏响民族团结“协奏曲” 27
    6.建设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 31
    7.唱响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之歌 41
    8.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7
    

在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中

xx市xx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在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中,同各族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融在一起”,共育民族团结之花,共享繁荣发展之果,推动xx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想在一起,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建设合力
建立工作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制定《xx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将***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省委、xx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内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夯实思想基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xx区委党校、xx区社会主义学院课程体系,组织开展x期相关培训,共千余人参训。在全区xxx所中小学及幼儿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进评价体系工作,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五旗五徽五认同”教育活动等进校园xxx余场(次)。按照“月月有主题、月月有精彩”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系列活动xxx场次,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推进示范创建。完成xx等xx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建设,并积极申报创建省级示范单位,xx区xx镇、xx区第一高级中学被省民宗委命名为xxxx年度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xx区第十一中学入选xxxx年xx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建议名单。
    二、站在一起,改善民生福祉,共筑幸福家园
办好民生实事。xx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逐年攀升,为民办“十件实事”全面完成。推动“一圈两场三改”,城市品质颜值持续提升,城市魅力更加彰显。提高“五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补齐工作短板弱项,真正把农村“五治”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共筑幸福家园,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动“xx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全面落实政务服务“一表办、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一站办”,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xxxxx”群众诉求答复率、满意率均达xxx%。加强“x商易”“招商易”平台推广和应用,优化“六大服务套餐”内容,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发挥法治保障作用。纵深推进依法治区及法治政府建设,全力推进行政诉讼“两降一保”攻坚行动,扎实做好行政诉讼案件诉源治理,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普法宣传教育走深走实,切实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法治建设的保障作用,使法规实施得到切实的保障。
    三、干在一起,聚焦民族特色,提升群众获得感
持续打造民族特色村寨。整合民宗、农业农村、住建、生态等部门力量,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推动民族聚居村寨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完成xx民族团结示范村寨一期建设项目。在基础设施完善、和美乡村建设、产业植入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业态植入,推动xx村建设民族特色村寨,持续改善民族聚居村寨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持续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对苗绣、蜡染等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收集和整理。扶持民族聚居村寨建设非遗展览陈列室,鼓励非遗传承人、民俗工艺传承人开设“乡村记忆工坊”等传承工作室。围绕翁井村、毛栗村、长冲村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协调相关部门积极申报各归口有关资金、引入社会资金,打造了一批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和优质品牌商品。着力打造xx民族特色村寨的旅游精品路线。
    四、融在一起,共建互嵌社区,共享精神家园
共建互嵌社会结构。实现城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加大对xx等社会民间公益组织的扶持。落实就业帮扶、户籍管理、权益保障等措施,引导各族群众在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工作中更好地就业发展,共建“互嵌式”社会结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实施“三项交流”计划。开展xx·塔城一家亲暨“红石榴”夏令营活动及跨区域学生夏(冬)季农训营、xx民族传统手工艺领军人才传承创新培训班、青年优秀人才参观考察团、青少年交流活动等xx余场次。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和职业教育培训,加大公共服务保障力度,促进各族群众更加紧密地融居共事。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依托xx公园等“文化宣传阵地”,展示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书画摄影大赛、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纪略
在xx市xx乡,有“四朵金花”远近闻名,“幺妹木木”牟慧、“土家艳子”谢海艳、“巧媳妇”谭静和“小马姐姐”马苏娥。
“四朵金花”来自不同民族,她们敢想敢干、努力拼搏,主动融入新媒体电商产业生态,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山窝窝”里挖出了“金矿”。xxxx年,“四朵金花”通过电商销售本地农副产品近亿元,带动周边xxx余人就业。
xx市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xx%。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市呈现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社会稳定、各族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新局面。
    坚持党的领导
    全面构建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
x月x日晚,在“建功先行区礼赞四十年”xxxx年xx市“颂党恩·迎州庆”歌咏大赛决赛现场,xx市xx乡代表队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当地干部、土家族群众用土家语和汉语唱响山歌,赢得了大家经久不息的掌声——
近年来,该乡突出民族文旅、体旅、农旅“三旅”融合发展,多次举办文学、摄影采风活动,开展山民歌大赛、文化艺术节、新春庙会等一系列民族文化活动,先后出版发行《xx市xx山民歌》《xx民间歌谣集》两部民歌丛书,推介本土优秀民族文化;xxxx年以来,举办了x
届中国xx“xx杯”十大拐自行车爬坡赛,来自全国xx多个省(市、自治区)的骑行爱好者前来参赛,打造了国内知名的民族体育品牌赛事。
xx乡的民族团结交融,是xx市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xx市各族人民在党的关怀和领导下,奏响民族团结进步曲。
xx市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成立了市乡村三级书记任组长的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民族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
导干部政绩考核和综合督查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内容,纳入市委意识形态、政治巡察等重要内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xx市委、市政府每年研究民族工作两次以上,每年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定期命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解决难事、兴办实事、选树典型,推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落实落地。
xxxx年x月,xx市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市)”,成为全国首批xx家示范单位之一。xx年x月,xx市再次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建立常态化机制
    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们每天在公园锻炼、散步,公园成为我们各民族兄弟姐妹休闲的好地方。”x月xx日,xx市民驻足在女儿会公园民族团结文化展示墙前观看。
民族团结文化展示墙上展示着xx个民族卡通形象浮雕,公园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场所,也为常态化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搭建了平台,受到广大市民好评。
xx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各民族群众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做好社会教育,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牢牢扎根于各族干部群众心中。
全市中小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新春第一课”“开学第一课”,分别开设《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民族政策常识》等专题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举办“我为祖国点赞”“祖国在我心中”“红心向党”“民族团结知识竞猜”等活动,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栏xxx余处、文化墙、文化长廊xxx余处,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
与此同时,xx市在火车站、机场、城区高速出口、社区广场等醒目位置树立民族团结进步永久性标语x处,全市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xxx余条,发放宣传资料xxxx余份。制作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曲《xx是我美丽的家》MV,各族群众反响热烈。
    提升创建成果促进各族群众共同进步
xx市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不断健全完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连续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五年规划重要内容,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公民道德建设总体布局,印发《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xx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行动纲领和基本保证。
琵琶、扬琴、古筝、二胡、竹笛暑假前夕,在xx市xx民族小学,身着民族服装的学生在演奏经典曲目《金蛇狂舞》,共同演奏交响乐,校园流淌着丝竹声。
xx民族小学独创的“x+x+N”模式,即每年开展民族风情月、民族体育比赛、民族文化传承等x次主题活动,举办x次“大家唱、大家跳、大家展”艺术活动,开展N多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班会活动,作为规定动作在全市推广。
xx市以“一校一品”推动示范系统纵深延展,以学校为主阵地、学生为主要对象、课堂为主渠道,推动教育系统整体创建,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充分发挥xx等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示范单位的领头效应,分步推进民族学校和所有中小学全覆盖。各中小学因地制宜,创新开展创建工作,逐步形成“一校一品”,探索出德育、课堂、课外、家庭、网络教育“五结合”,信息技术同体式、支教式、协作式“共享三式”,“校校通”“班班通”等创建工作新路径,为创建工作赋予新内涵。
近年来,xx市狠抓示范引领,常态化开展“七进”工作,即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景区,在各行业各领域创建了一大批示范单位,通过定期开展互观互检活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示范效应充分彰显,示范单位逐年递增。
同时,依托xx市历史上东西南北四乡地域划分习惯,按照“东进、西延、南拓、北展”布局,xx市着力打造四条示范廊带,沿廊带周边打造特色亮点,形成一线串珠式示范群体,以“四乡”联动打造示范廊带特色亮点。
以“女儿会”民族节庆发源地红土乡为示范打造“东乡”廊带,xx等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相继建成被命名,女儿会、傩戏、木偶戏等非遗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xx镇被命名为“全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之乡”,土豆产业变成“金豆”产业;
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xx乡为示范打造“南乡”廊带,“xx玉露”驰名中外,xx等一批乡村成为全国著名休闲旅游胜地,xx乡先后涌现x名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以全省首个特色古镇沐抚为示范打造“西乡”廊带,建成xA景区“xx大峡谷”,沿途少数民族群众人人吃上“旅游饭”;
以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龙凤镇为示范打造“北乡”廊带,xx镇跻身全省首批“擦亮小城镇”行动试点镇,xxx逐步成为文旅融合发展典范。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命名示范单位x个、省命名示范单位xx个、州命名示范单位xx个。
    强化治理创新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xx来到xx创业,从最初的摆地摊到如今经营着x家新疆风味餐厅,带领xx户维吾尔族家庭、xx口人在xx创业生活,还解决了本地汉族、土家族、侗族等xx多人就业问题。
他不忘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自掏x万余元为街坊修复安全墙、排除安全隐患,常年资助本地x名困难学生,每年都到xx福利院送生活物资,走访慰问老人。xxxx年疫情防控期间,他们一家连夜赶制xxxx多个馕送往抗疫一线。xxxx年,xx家庭获评xx州“最美家庭”。
xx市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积极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xx市深入实施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计划,设立x个市民之家,xx个乡镇便民服务大厅,xxx个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促进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谐共居。全面推进各民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全市各族青少年相互理解尊重、相互学习帮助的氛围更加浓厚。
xx市认真落实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打造xA级景区x个,xA级景区x个,xA级景区x个。xx土家xx作为开放式的xA级旅游景区,来自全国xx多个省(市、自治区)、近xx个民族的商户在这里创业就业、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促进了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等全方位互嵌。这里,成了民族交往的大舞台、民族互嵌式社区的代表。
    增强文化认同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xx市组织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依托“女儿会”等民族节日,定期开展富有特色的庆祝活动,促进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交融创新。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所、站)、百姓大舞台、百姓大课堂、百姓大展厅等平台,宣讲民族政策和民族基本知识,运用微视频、微电影、快闪等新媒体新手段,讲述xx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和抗疫先进人物故事,引导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共同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悠扬、悦耳、余音绕梁
x月xx日,在xxxx土家民俗博物馆,非遗传承人在火塘歌会旁演奏地方戏剧。
在xxxx土家民俗博物馆里,非遗传承人展示xx州南戏、堂戏、灯戏、傩戏、柳子戏五大地方戏剧,以及当地的山民歌,展示充满魅力的xx民族文化。
近年来,xx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民族团结,大力开展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创新工作,实施非遗保护传承三大工程,即“民族记忆”守护工程、“薪火接力”传承工程、“文化悦民”展演工程,建成“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x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x名、州级代表性传承人xx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xx名。国家非遗项目xx扬琴《xx》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会演中摘得表演创作x个金奖,土家族歌舞诗剧《xx》在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获得表演金奖,彰显了民族文化艺术魅力,提振了文化自信。xx市谱写民族团结“新乐章”,绽开灿烂的民族之花。近年来,xx市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高质量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建设

***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系统总结了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方面进行的成功探索、取得的历史成就,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重要任务和工作要求,这为xx在新征程上高质量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思想引领行动,实干彰显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特别是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我们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引。作为全国民族八省区之一的xx,率先在全国提出高质量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目标,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新篇章凝聚磅礴力量。
秉纲而目自张。围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奋斗目标,xx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六个典范”。为支持全省各地先行先试,我省以xx市、xx县纳入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试点为契机,探索构建起xx市和x个市(州)各x个县(市、区)作为试点的“x+x”创建格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建设目标的引领下,从红色x北到民族村寨,从机关干部到基层群众,xx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地区社会面貌最新讲话系列、各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不断增强。
新征程上,作为全国现代化建设任务最重、挑战最大、困难最多的省份之一,xx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尤其需要凝聚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促发展、同心共奋进的时代伟力。我们要深刻认识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历史必然性、重大意义和现实针对性,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只有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为高质量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新篇章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奋进新征程。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本单位涉及民族工作的重大问题,在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目标的指引下,因地制宜创新探索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升级版,促进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共享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xx新未来的美好荣光。

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着力点

我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中心任务的调整和变化,民族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中的着力点也有所不同。在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今天,民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也必然面临新形势、新使命。
    一、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
    (一)高校思政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平台载体
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为了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和国家观,增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伟大精神的认同,与高校思政课所担负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具有诸多契合点。
另一方面,高校具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完备的教师队伍、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较好地承担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任务。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理论进教案、进讲稿,从而让学生入脑、入心;在实践活动中,可以通过课堂互动交流、课下文体活动、课外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党的民族政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生成
首先,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和国家观,将自发的民族意识转变为自觉的民族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各民族力量。其次,有利于增强高校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帮助青年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基础与重大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过程进行重新解读并认知的过程,是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过程,而高校是开展铸牢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门课程、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渗入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力军”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容模块与逻辑体系
***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认同”为高校“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教学内容上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突出价值观、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价值取向等方面内容,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要系统完善彰显***总书记关于党的民族工作的相关重要论述。高校思政课有完善的组织体系、课程体系,以及丰富的教学方法等优势,将思政课优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结合,探索教学融入、教材编写、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新路径,发挥校园文化的浸润功能。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方法与体制机制
在价值原则上,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方法与机制体制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完善民族教育制度体系为目标。在路径方法构建与体制机制设计上,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思政课与思政课之间、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性、系统性,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方能久久为功。在内容上,要构建党的领导体系,思政课主导、各部门协同、师生参与的组织体系,学科化、课程化、制度化“三位一体”的教材体系、人才培养体系、路径方法创新体系、途径载体展现体系等,探索协同机制、转化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等。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高校思政课的整体设计与路径规划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同时,还需要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导、学校各职能部门及各二级学院协同配合的组织体系。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教学育人、管理育人体系。在教学育人体系方面,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优势,根据各年级、各民族学生实际情况,制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方案;在管理育人体系方面,实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防范化解民族教育领域的风险隐患。最后,全面开展民族团结工作。以广大师生为主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五个认同”教育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筑全方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
    三、形成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合唱”
    (一)高校各类课程需建立协调统一的理论与实践内容体系
***总书记在xxxx年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因此,实践中需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统一规划与要求,把握“三因原则”、坚持“三个相结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高校各类课程实践内容设计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以“五个认同”教育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符合学生心理、兴趣、知识结构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软环境。
    (二)需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材和辅导读物建设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学生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时,并无统一教材,主要是对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进行解读、宣传、落实;或根据本校师资、现有教材、学生民族构成等具体情况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因此,需要根据政策要求和实际情况编写符合教学规律、学生实际的科学、系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材和配套的辅导读物。教材编写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同时,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挖掘典型教学范例,实现趣味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结合。
    (三)需建立对相关教育工作者的稳定与科学的培养培训机制
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的相关教育工作者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而部分现有的思政课教师及相关教育工作者由于民族身份、成长环境、社交范围、知识结构的限制,并不能完全符合教学要求。因此,需要建立对相关教育工作者相对稳定与科学的培养、培训机制。要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对思政课教师、其他思政教育工作者、专业课教师等制定不同的专项培训,并定期根据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新培训内容,进行精准培训。同时,各高校也应根据自身实际,因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9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