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部长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题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17篇)

组织部部长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题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17篇)

目录
    1.抓实党建引领 推动乡村振兴 2
    2.锻造乡村振兴“领路人” 5
    3.打造乡村振兴雁阵队伍 9
    4.用科技人才“小切口” 撬动乡村振兴“大文章” 11
    5.打造乡村振兴雁阵队伍 16
    6.涵养乡村振兴活力之源 18
    7.锻造乡村振兴“领头雁” 20
    8.凝聚乡村振兴强劲动力 23
    9.激活五个要素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26
    10.夯实乡村振兴坚强堡垒 30
    11.打造乡村振兴“梦之队” 34
    12.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36
    13.奋力书写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39
    14.坚持党建引领唱响乡村全面振兴主旋律 43
    15.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 46
    16.“三单五制”赋能乡村振兴 49
    17.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52

抓实党建引领 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魏县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契机,以实施“红耀魏州”工程为抓手,不断夯实乡村振兴根基,提升引领发展功能,拓宽聚才引才路径,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夯基固本,筑牢组织基础。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化乡村振兴党旗红“争先创A”行动,全面提升村党组织服务保障能力,切实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深化农村“领头羊”工程,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强化农村党支部书记管理监督,选优配强“领头羊”队伍。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真学思想、真抓实干、真查实改,切实把学习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
强乡富村,激发内生动力。以强职能、增活力、促发展为重点,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在乡村振兴中的龙头作用,推动抓乡促村、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引导各村立足资产、资源、区位等优势做文章,走特色发展之路。积极发挥组织力量,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组织化推进、集团化运营、多元化发展”的集体经济“三变三化”发展模式,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采取“村企共建”模式,党支部牵头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组织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入股,共同发展富民强村产业,实现“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
招贤纳才,汇聚人才力量。大力开展以“十佳引领、百优示范、千贤助力、万人参与”为主要内容的“十百千万”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实施“雁归工程”,建立人才返乡合作交流机制,着力吸引乡贤返乡创业。充分发挥乡贤自带项目、资金、资源等优势,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带领村民发展致富。培育本土人才,将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每个村储备x名以上本地人才作为村主职后备干部人选。用好老干部资源,乡村两级聘请基层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离退休老干部担任村指导员,帮助村党组织谋划发展路子、争取项目资金。全面加强xxx个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管理和保障,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员在宣传党的政策、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中的作用。
创新路径,提升治理水平。建设集党务、政务、服务、管理于一体的多终端全覆盖“数字党建+”信息化平台,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向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迈进。建立健全“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干部+街巷长”四级网格体系,将农村“人、地、事、物”全部纳入治理范围,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依托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开展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协商活动,以事务共商促进村民自治。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开展文明家庭和“五好家庭”创建,大力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典型事迹,提升乡村德治水平。

锻造乡村振兴“领路人”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是党在基层的“执行者”、是乡村振兴的“施工员”、是农民群众的“领路人”,地位特殊、作用特殊。要锻造过硬村级干部队伍,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赋能乡村振兴、落实“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在选上下深功,打造乡村队伍强引擎。当前,村干部队伍仍存在源头活水不足、人才较为乏力等问题。要通过建立乡村人才库、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选任机制,着力解决村干部“从哪来”“来得优”的问题。遵循“选准一个人、带好一支队、振兴一个村”原则,及时从优秀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优秀党员、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择优选出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懂产业发展的人员进入村干部队伍。坚持备用结合,利用跟班学习制度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缩短适应期,加快成长期,及时把优秀年轻后备干部补充进村“两委”班子。联合各区直部门对候选人进行资格联审,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真正把政治素质过硬、热爱农村工作、熟悉村情民情、综合能力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建立村干部停职待岗处理机制,畅通不合格村干部“出口”。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原则,运用“强制退出”“应当退出”“自然退出”x种退出形式,正确对待触发不同退出情形的村干部,对因年龄、任职回避等原因退出“两委”班子的可由村(社区)进行返聘,妥善安排其在监督委员会、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等村级组织任职,充分发挥才干和特长,做到离岗不离乡,退休不褪色;做好容错纠错,让知错就改且情节不严重的村干部归队,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鼓劲,全面解除村干部后顾之忧;经组织教育后不予改正或情节较重的,按规定及时调整、清退,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格局。
在育上做文章,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依托区委党校培训主阵地打造“理论课堂”,深化“书记夜校”“四学”等学习载体,通过“集中学+自己学”“课堂学+实景学”“行动学+分享学”等方式,引导村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通过“挂职锻炼+实践培训”打造“实践课堂”,既让村干部“走出去”开阔眼界、学习经验、交换思想,又以参观特色产业、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引导村干部探索集体经济路径、强化履职担当的思想认识。用好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现场推进会、年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座谈会等观摩促学载体,推动村干部集思广益、交流共鉴,切实找准各村(社区)发展提升的短板,启发本村(社区)发展新路径。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村级各项重点工作打造“竞技课堂”,搭建常态化“赛马”平台或专项擂台,通过实绩定排名、排名定星级、星级定奖惩,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推动广大村干部比出务实作风、赛出干事劲头、碰出发展思路、砥砺实干精神。
在管上出实招,划好履职尽责硬杠杠。严是爱,松是害。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完善村级坐班值班、请示报告、公章管理等制度,树牢日常管理工作纪律,严格约束村干部依规依法办事。建立村干部承诺践诺制,指导制定任期规划、年度计划,将目标导引与定期调度相结合,让村干部谋事有方向、干事有路径。严格落实村级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办法,实现全区一库、一人一档、集中管理,为选拔任用、教育管理、考核监督、待遇落实提供科学依据。将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情况、集体经济资产管理等作为重点督查内容,开展不规范合同清理、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清牌减负等专项督查,实现村级督查全覆盖,联合纪检部门定期下沉进行地毯式督查,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思维”。强化述职评议和工作考核,坚持把政治建设、干事创业和服务群众情况作为村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综合运用民主测评、谈心谈话等方式,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在用上见真章,把牢知人善用风向标。选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要倡导重视基层、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拓宽村干部晋升渠道,使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可直接通过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让干得好、成绩突出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政治前途上有“奔头”。在推荐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时,进一步向优秀村干部倾斜,用更好的政治待遇激发村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推动提升争先创优主动性。重视发现和选树先进典型,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村干部参与“两优一先”“x美村支书”“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和各级各类评先表彰,切实提升履职奉献荣誉感。

打造乡村振兴雁阵队伍

xx市委组织部部长xx乡镇、村班子领导能力。村干部队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力量,是带动村民共富的雁阵队伍,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直接关系乡村振兴的成色。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要紧紧抓住能力素质提升这个“牛鼻子”,着力锻造堪当乡村振兴重任的雁阵队伍。
提高准入门槛“选”,把好来源质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提升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关键在入口,重点在源头。要拓宽选拔渠道,注重从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创业带富能手等群体中发现苗子、挖掘能人,建立“雏雁”村后备干部库。探索本土人才定制式培养,面向高中毕业生群体,与本地大专院校合作,通过定点合作、定量培养、定制课程、定向编班方式,大力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有效破解村干部“选人难、人难选”难题。建立村干部选拔任用备案制度,由乡镇党委初审把关,纪检、公安等职能部门进行联审,最后报组织部备案,以选任程序规范化确保村干部人选政治过硬、素质过硬。
构建培养机制“育”,补齐能力短板。推进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迫切需要大抓村干部教育培训,提高振兴能力和治理水平。落实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计划,通过举办村书记论坛、村干部专题培训班等,坚持请进来讲、走出去学、身边人讲,从供给侧为村干部提供务实管用的“干货”,切实弥补知识短板、能力弱项和经验盲区。扎实推进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开办“高起专”“专升本”学历提升班,支持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确保村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xx%、村干部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xx%。建立“x+x”结对帮扶机制,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帮助新任村干部快速成长。
强化岗位实践“练”,提升实战本领。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实践是最好的培养。树立重实干重实绩导向,把工作落实成效作为评价使用村干部的重要依据,放到发展集体产业、基层治理、信访维稳等重要任务中锻炼,早压担子、多压担子、压重担子,让他们经风雨、受历练、长才干。建立以赛促学机制,开展观摩评比活动,在现场观摩中知差距,在比晒实绩中争先进,激励村干部甩开膀子、担当作为,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用科技人才“小切口” 撬动乡村振兴“大文章”

***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作为农业大市,保定市针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研发投入不足、人才支撑不够等突出问题,在“科技兴农、产业富农、人才助农”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富矿”,推动专家下乡、科技下乡,用科技人才“小切口”撬动乡村振兴“大文章”。
精准“选”,供需对接、两单合一,实现选配全覆盖
选配农业科技特派员,选得准是前提。保定结合实际,建立科技人才需求清单,协调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特派员人才供给清单,积极推动两单合一、人岗适配,顺利实现选配工作全覆盖。
摸清底数,建立需求清单。为确保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接地气”,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对全市xx个县(市、区、开发区)、xxx个乡镇进行了全覆盖摸底调研,深入xx各地农业特色产业和种植、养殖类型,形成技术人才需求清单,涵盖大田作物、薯、豆、瓜、蔬菜、中药材、食用菌、家禽家畜、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等近xx个农业专业领域、近xxxx项具体需求。
高端对接,建立供给清单。充分发挥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坚持立足保定、放眼京津及全国,主动加强同国家和省级高校、科研机构沟通对接,与xx大学、xx科学院、xx科学院、xx农业大学、xx省科学院、xx省农林科学院等x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常态化联系,积极推介保定,宣传政策,表明需求,诚挚邀请,取得上述机构大力支持,根据教师和学生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列出农业科技特派员人才供给清单。
人岗适配,实现两单合一。在积极对接基础上,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共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xxx名,囊括国家级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岗位专家、学科带头人、教授、研究生等各层次农业人才。为确保农业科技特派员与县乡需求精准匹配,保定研究确定“合作基础优先、专业领域契合、工作就近就便”的配备原则,将xxx名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分配到所服务的县(市、区、开发区)和乡镇,覆盖全市xxxx个行政村。
    xx农业大学专家到蠡县大曲堤镇开展技术指导
真心“留”,健全机制、创优环境,多向发力强保障
选配农业科技特派员,留得住是关键。保定创新机制,真心服务,多方保障,为农业科技特派员营造了沉得下、留得住、起作用的良好环境。
强化政策保障。按照“量体裁衣、按需定策”原则,制定出台《保定市农业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办法(试行)》,从工作经费补助、科技成果共享、人才称号评定、协调院校支持等x个方面,出台具体支持政策,为农业科技特派员在保定创新创业提供了规范化、权威性政策保障,让农业科技特派员轻装上阵,施展抱负。
强化资金保障。充分借鉴xxxx经验,在协调院校、科研院所保证科技特派员应有科研经费基础上,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拿出xxxx万元资金,对每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每年给予x万元工作补助,在吃、住、行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全市乡村振兴资金,优先支持农业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让农业科技特派员有钱干事、放手干事。
强化激励保障。为鼓励农业科技特派员扎根奉献,保定按照“双赢”的工作思路,创新激励措施,建立科技成果共享机制,鼓励农业科技特派员采取技术转让、作价入股、技术许可、合作实施等方式,与服务对象结成利益共同体,双方签订合同,按一定比例在收益中分成,并允许符合条件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在服务中兼职取酬,努力打造“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宽松环境,让科技特派员在提供科技服务的同时,实现经济联结、利益双赢。
强化服务保障。把推行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一把手”工程。建立县级领导包联制度,县乡两级成立工作专班,全方位对接农业科技特派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每年评选各类荣誉时优先向农业科技特派员倾斜。对于在带动产业、领办企业、推广技术、服务农民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农业科技特派员,政策范围内给予最高奖励。大张旗鼓宣传农业科技特派员先进典型,在全市营造人才振兴、科技兴农的浓厚氛围。
    积极“用”,搭建平台、拓宽渠道,推动产才深融合
选配农业科技特派员,用得好是目的。保定坚持平台聚才、项目留人,积极为农业科技特派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推动产业人才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打造校地合作新场景。加强与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建立校地合作机制,谋划共治共建场景,为农业科技特派员发挥作用搭建舞台。与xx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谋划打造了“校企兴村、都市农业、未来食品、乡村振兴综合体、人才兴村”x大类、xx项创新实践项目,引导农业科技特派员广泛参与、担纲主力,在科技引领、增产提质、适度规模经营、一二三产融合、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治理上贡献力量。
推广“党建+产业联盟”。指导各县(市、区)建立“党建引领、政府引导、专家服务、企业升级、乡村受益”工作链条,建立“党建+产业联盟”,让与村集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农业企业加入联盟,依靠联盟和农业科技特派员对接,引导农业科技特派员发挥好协调沟通、技术指导作用,在党委政府、农业企业、乡村之间搭建沟通合作桥梁,助推产业创新、集体增收、农民共富。
大力建设“博士农场”。鼓励科技特派员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工作实际,采取单独创业、合作创业、服务创业等多种方式入驻、领办、创办“博士农场”。县级财政每年给予不低于xx万元资金支持,连续支持x年,保障“博士农场”建设。目前已经建成“博士农场”xx家,争取年内建成xxx家。
目前,xxx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活跃在xx乡村振兴一线,开展实地调研xxx余次,签订合作任务书xxx份,就樱桃种植、肉牛养殖、高产小麦等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指导,并建立“导师帮带”“师带徒”等培训形式,帮助培训本地“新农人”;建立“科技特派员+合作社+公司+种养大户+示范基地”合作模式,助力保定做好“土特产”文章。在农业科技特派员加持下,保定乡村振兴逐步驶入快车道。

打造乡村振兴雁阵队伍

全国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强调,要全面提升乡镇、村班子领导能力。村干部队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力量,是带动村民共富的雁阵队伍,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直接关系乡村振兴的成色。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要紧紧抓住能力素质提升这个“牛鼻子”,着力锻造堪当乡村振兴重任的雁阵队伍。
提高准入门槛“选”,把好来源质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提升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关键在入口,重点在源头。要拓宽选拔渠道,注重从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创业带富能手等群体中发现苗子、挖掘能人,建立“雏雁”村后备干部库。探索本土人才定制式培养,面向高中毕业生群体,与本地大专院校合作,通过定点合作、定量培养、定制课程、定向编班方式,大力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有效破解村干部“选人难、人难选”难题。建立村干部选拔任用备案制度,由乡镇党委初审把关,纪检、公安等职能部门进行联审,最后报组织部备案,以选任程序规范化确保村干部人选政治过硬、素质过硬。
构建培养机制“育”,补齐能力短板。推进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迫切需要大抓村干部教育培训,提高振兴能力和治理水平。落实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计划,通过举办村书记论坛、村干部专题培训班等,坚持请进来讲、走出去学、身边人讲,从供给侧为村干部提供务实管用的“干货”,切实弥补知识短板、能力弱项和经验盲区。扎实推进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开办“高起专”“专升本”学历提升班,支持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确保村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xx%、村干部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xx%。建立“x+x”结对帮扶机制,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帮助新任村干部快速成长。
强化岗位实践“练”,提升实战本领。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实践是最好的培养。树立重实干重实绩导向,把工作落实成效作为评价使用村干部的重要依据,放到发展集体产业、基层治理、信访维稳等重要任务中锻炼,早压担子、多压担子、压重担子,让他们经风雨、受历练、长才干。建立以赛促学机制,开展观摩评比活动,在现场观摩中知差距,在比晒实绩中争先进,激励村干部甩开膀子、担当作为,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涵养乡村振兴活力之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乡村振兴的活力之源。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用乡村广阔天地的发展机遇吸引人,用乡村田园宜居的优美环境留住人,形成“遍地英雄下夕烟”的生动景象。
广开门路引,增强外源动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基层愈发需要高素质人才,为乡村带来新理念、新技术、新经验。要广发“招贤令”,创造机会、畅通渠道、营造环境,聚人才而用之。依靠乡情纽带,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做乡村振兴“领路人”;依靠结对帮扶,邀请各领域专家能手提供技术帮助,做乡村振兴“指导员”;依靠政策支持,有序引导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优秀人才扎根基层,做乡村振兴“生力军”,为基层注入新鲜血液。要树立阶段性用才理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推动县域内人才打通使用,把重点培养的党政干部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放到农村去,让他们在一线担当作为、锻炼成长。
下足功夫育,激发内生动力。建设基层人才队伍,要“筑巢引凤”,更要“脚下掘金”。退休干部、乡村工匠、农民企业家等本土人才,基层经验足、群众威信高、号召力强,也最愿意为家乡发展建设付出努力,在推动乡村发展上有着天然优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要健全本土人才培养体系,减少学历、年龄等约束,立足本土人才知识短板,开展产业培训、提供技术指导、提供良好平台,让乡村人才的技术和“绝活”获得更多发挥空间,打造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
用心用情留,做优人才服务。人才愿不愿意来,考量的是发展机会与前景;愿不愿意留,考量的是内心认同与归属感,比拼和检验的是一个地方的政策环境。要树立“留下是最好的引进”观念,做细做实“后半篇文章”。用政策留人,增强政策吸引力保障力,帮助他们锤炼本领、实现价值,营造留才的大好政策趋势。用保障留人,根据人才需求,拓展延伸保障措施,明确安家补助、教育医疗等福利待遇,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用感情留人,在感情投入上多做文章,多往人才那儿跑一跑,让人才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注。用绿水青山留人,保护田园风光,释放美丽乡愁,让人才“吾心安处是吾乡”,做到“留身”更“留心”。

锻造乡村振兴“领头雁”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全面培训提升乡镇、村班子领导乡村振兴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最直接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是乡村振兴“领头雁”。组织体系“最后一公里”能否畅通到底,村党组织书记是关键。要把选准用好村党组织书记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工作由粗线条运行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持续铆紧全链条机制,确保村党组织书记能担重任、可堪大用。
聚焦精准性,“选”出素质过硬好“头雁”。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关键在入口,重点在源头。抓好力量储备。坚持在发现储备上下足功夫,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常态化对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全面摸排,深入实施“乡贤能人回引”计划,建立县(区)级领导和乡镇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工作机制,利用亲情乡情、优惠政策感召一批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同步跟踪培养xx,为高素质队伍建设预留“空间”,把“池子”做大、把队伍做活。坚持优中选优。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到“凡进必审、凡调必审”,建立村级初审、镇级复审、县级联审“三级审查”制度,将那些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务实作风,既有工作能力、又有优良品质的优秀党员吸纳到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中来。严格把好关口。规范选人程序,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任职资格联审制度,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挡在门外。建立定期分析研判机制,每年对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抓班子能力不强、精神状态不好、群众意见较大的村党组织书记及时调整撤换,确保农村带头人不出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聚焦成长性,“育”出能征善战好队伍。农村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必须抓住“育”这个关键环节,加强对村党组织书记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的培养锻造,着力打造一支担得起乡村振兴重任的头雁队伍。注重理论武装。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学习培训的“首课”,县级层面每年围绕加强理想信念、对党忠诚、**党规教育等,有针对性开展集中培训。同步指导乡镇党委采取座谈交流、专家讲座等方式,加强新思想、新理论培训教育,不断提升村党组织书记政治理论水平。注重实践锻炼。建立“x+N”帮带机制,集中遴选一批年龄较小、干劲较足、有发展潜质的村党组织书记和成熟度较高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统筹调配到优秀村书记所在村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助理,以跟班学习、影子培训等方式,通过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跟着书记学,逐步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注重学历教育。聚焦村干部学历层次不高、知识面不宽、履职能力不足等问题,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统筹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接受学历教育,同步开展农机操作、种植养殖等农村实用技能培训,为“头雁”蓄能充电。
聚焦能动性,“管”出干事创业好氛围。好“苗子”选出来了、用起来了,但能不能用其所长、积厚成势,关键在于精细化的“田间管理”。强化激励保障。注重为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搭台留口,在政治上给待遇、经济上给保障、事业上给舞台,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先推荐,发挥其建言献策作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常态化推动“四方面人员”进乡镇领导班子,真正让实干者得实惠;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研究有针对性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村党组织书记大胆干事创业,助力“头雁”振翅高飞。强化管理约束。全面推行“一定三诺两评”管理办法,实行县(区)组织部抽查管理、乡镇包片领导跟踪管理、村党员干部监督管理,跟进督促xx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发展、强治理、惠民生等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倒逼工作责任落实;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作用,紧盯村务决策和公开、村级财产及扶贫资产管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程项目建设、土地流转、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事项加强监督,增强村党组织书记的规矩意识、纪法意识。强化典型引领。扎实开展“五星级”村党组织创建工作,突出抓好“五星级”村党组织培育打造,每年开展一次集中表彰活动,并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会等方式,大力推广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让村党组织书记学有榜样、行有标杆,催生出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葡萄串效应”。

凝聚乡村振兴强劲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坚持党建引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和保障,组织部门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将组织凝聚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向心力,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强化组织建设,夯实乡村振兴源动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要结合县域农业发展结构、产业发展规划、集体经济发展特点等建好党组织,切实把党组织建在发展链、产业链上,通过党组织全覆盖实现组织建设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要注重创新基层党支部工作制度,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通过开展“基层评比”“乡规民约”提升工程、支部书记能力考核、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等,加强对各部门各环节的排查梳理,及时发现掌握基层动态,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础。要以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乡村振兴“擂台比武”等方式,围绕产业振兴、农技推广、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党员干部大培训大练兵活动,不断推动形成领导有力,功能完善、运转有序的组织体系,夯实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
汇聚人才力量,增强乡村振兴保障力。乡村要振兴,人才是保障。要下大力气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建立和持续完善“以奖代补”的资金支持制度,充分激发人才干事创业信心与激情,形成用事促人、以人成事的良好局面。“筑巢育土”培育“招龙引凤”智汇平台,围绕政务、医疗、交通、教育等推出专项服务政策,完善人才住房保障、医疗保障、金融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9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