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节假日也成为“非必要”不外出的常态。惆怅与期盼中,大半年的时光就在封闭中度过了。就连生活在同城的孩子,半年里只见过匆匆一面。昔日平常的探亲访友、出游赏景等自由生活,如今都成了一种回忆。
忧郁之间,夏天如期而至。让人欣喜的是,反复无常的疫情终于出现了转机,这的确有点儿意外。走出去,亲近自然,放飞心情,此刻是大家不约而同的愿望了。
爱人问我,去哪里好呢?
在京城众多的公园和名胜中,我更喜欢圆明园的那份幽静与沉寂。虽然,那些无与伦比的精美建筑早已荡然无存,那些曾经的金碧辉煌只留下残垣断壁,眼前尽是一堆乱石、一片废墟,但它终归散落着厚重的历史碎片,蕴藏着太多令人无法释怀的伤感故事。
查阅相关资料,圆明园地处京城西北,自辽国就开始修建一些行宫,到了明代已建成一定规模的豪宅区,以及皇亲国戚的私宅。清康熙时期,因其六次南巡,对江南水景情有独钟,决定借助圆明园诸多的湖泊和河流资源,建造一座具有江南风格的行宫。后经几代皇帝的精心打造,这处举世瞩目的奢华皇家园林终告完成。
圆明园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通称“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捧月般环绕周围。园中面积约5200余亩,150多处景观,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因此有“万园之园”之称。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珍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里与紫禁城同为全国政治中心,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长年在此居住游玩享乐,举行朝会、处理政事。每到盛夏,这里便是皇家避暑的圣地,因此也被誉为“夏宫”,是清帝专属的“御园”。
从建筑艺术来看,圆明园继承了我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艺术,既有宫庭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式园林的精华,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被园林学家认为是中国园林艺林史上的顶峰作品,法国大作家雨果称其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对圆明园的认识,最初来自课本《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而真正走进圆明园,身临其境感受它的博大与深邃,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了。当时,游人似乎可以随意进入,我们的车子也是直接开进去了的。大水法西洋楼并没有围栏,有的游客甚至坐在莲花图案的大石头上拍照留念。同行的朋友介绍说,别看这些零乱散落的破石头,每一块上面都写满了故事,如有兴趣可以带一块回去作纪念。附近不少农民家里砌猪圈用石头,都是从这里拉去的。那时,周边还有不少的民居和土地,远远望去尚存几分田园风光。可能因为年轻的缘故吧,除了感慨这片废墟的广阔之外,并没有留下多少深刻的记忆。
没有想到的是,过了天命之年,我还能有一段“北漂”的岁月,而且所幸从事的工作“轻车熟路”。这也算得上是机遇眷顾吧,节假日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尽情地欣赏帝都璀璨的文化遗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年轻时的缺憾。
“圆明三园”相互联通,实为一体,三园可各自划分为数十个景点,每个景点都以一组建筑为中心,并搭配若干山形水系而形成,每组建筑又都包括了若干院落。徜徉园内,那些巧夺天工的建筑虽难觅其踪迹,但山形水系依旧,错落有致的排布和众多的树木还在,宽阔的湖面波光粼粼,尽显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能在古代帝王专享的“御园”内自由游走,也算得上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吧。
大凡名胜之地,无疑都是人声鼎沸的热闹场景。有时候,我会沿西洋楼遗址斜对面的小山包缓缓而上,寻找一处僻静之地,背靠一棵粗壮的老树,静坐在雕有精美图案的条石上,看熙熙攘攘的游人或匆匆而过,或摆出各种造型留影,心里难免会生莫名的惆怅。眼前那一块块散乱的大石头,如同一页页打开的中国近代史,给人以无限的遐思与震撼,留下难以言说的悲愤。
1860年10月6日下午,英法联军绕过北京城直扑西郊的圆明园。法军如入无人之地,于当晚先行占领圆明园。次日,英法联军开始在园内大肆抢劫,将可以带走的宝器统统带走,那些不方便带走的瓷器、木器、铜器等敲碎破坏。随后,英军司令额尔金下令,用一把大火掩盖自己的罪行。这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三园”瞬时化为一片火海。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圆明园再次遭到掠夺焚毁,侵略者将所剩的瑰宝彻底洗劫、毁坏一空。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150万件集中华文化之大成的金银铜器、文玩字画、奇珍异宝被劫掠,至今大多散落在各国博物馆内。中华儿女只有通过拍卖竞买的方式,将本属于自己国家的珍宝赎回。
法国大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我们所有教堂的财富加起来都无法和这个东方博物馆所藏相媲美。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打劫,一个放火,两个胜利者装满了整箱的财宝后,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历史将会惩罚这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
一座举世无双的奢华皇家园林,一座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就这样毁于侵略者的一把大火。望着废墟上横七竖八的一堆石头,扼腕叹息之余,又联想到甲午战争的失败与慈禧挥霍无度的“万寿庆典”。
1894年(甲午年)11月7日,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也是中日甲午战争进行之际。这一年,日本借朝鲜东学党事件,对清朝军队发动突袭。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发生震惊世界的“丰岛海战”,突袭并击沉清朝“高升号”运兵船,致使871人壮烈殉国。9月17日,北洋海军10艘战舰完成护航任务,返航途中遭遇日本联合舰队偷袭。北洋海军将士顽强抵抗,最终4艘军舰被击沉,伤亡近千人。11月7日,慈禧60大寿之日,日军渡过鸭绿江,侵占大连、旅顺等地。随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赔款二万万两白银作为日军军费,等等。这一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义愤。
在国土沦丧、人民两难的危急关头,慈禧太后却依然骄奢淫逸,为了筹办这个“万寿庆典”,前后挪用海军军费上千万两白银。而在甲午战争中,户部给前线的两次筹款却只有250万两,还不到庆典花费的四分之一。
当时的北洋水师实力与敌相当,为什么被打得一败涂地?一位高级将领曾用一系列的假设来反思:如果当年的清政府能够保持忧患的清醒,而不是整日沉湎于“天朝上国”的梦幻;如果当年的清政府放眼世界矢志改革、重资铸剑,而不是把国库里大把的银两耗费在慈禧太后庆寿的奢华上;如果当年的清政府积极防御、主动迎战,而不是息事宁人、屈膝乞怜,把希望寄托于与倭寇一样贪婪的列强……没有这么多的“如果”,甲午战争就不会有如此不堪的悲惨。
时值正午,烈日当空,热浪滚滚,但园内树影婆娑,湖面波光粼粼,一条游船摇曳而过,似有阵阵微风吹来,轻盈而清爽。此时,四周一片静寂,少了其它景区那般人头攒动的喧嚣。这份清新与惬意,或许是圆明园废墟馈赠给游人的一份厚礼吧。
历史是一面镜子。列强的一把大火,毁灭了圆明园无与伦比的建筑群落。但那些沉默的石头,仿佛在向游人诉说着那一段滴血的历史,更像是在警醒人们:勿忘国耻。
风雨之后,阴霾终会散去,路上还有更美丽的风景。
作者简介
段金泉,热爱写作,散文、诗歌散见《解放军文艺》《飞天》等报刊,作品入选《当代军旅诗选》等选集。曾获全国报纸副刊优秀作品奖、全军文艺新作品奖等奖项。出版有诗集、散文随笔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8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