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干部XX大心得体会
现代化是工业革命后人类实现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实现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历史变革。一直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以其先发优势提供了一套走向现代化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但是历史证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出现有效消解了这一模式,从根本上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XX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一直在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理论源起:从马克思主义交通理论看铁路助力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交通运输理论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揭示了交通运输经济的一般规律并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马克思交通运输理论的提出和形成马克思交通运输理论主要体现于其经典著作中。首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阐释了到底什么是交通运输。他指出,交通运输有目的地改变人与物位置变动,是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其次,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集中论述了如何理解交通运输的地位。他指出,交通运输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变革的重要因素,因为交通工具的发展和应用,为资产阶级带来巨大财富,也让各地工人能够快速联系起来,从而推动了工人阶级斗争,也推进了人类文明世界化发展。最后,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论证了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生产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条件等。马克思交通运输理论随时代发展而发展,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
(二)铁路是现代工业的先驱马克思最早提出“铁路是现代工业的先驱”。铁路的诞生不仅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也加速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马克思论述了铁路的建设为其他各种产业进行服务的可能性,指出“如果你想要在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里维持一个铁路网,那你就不能不把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必要的生产都建立起来,而这样一来,也必然要在那些与铁路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业部门应用机器。”这就表明,铁路是一种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时代前进的必然选择。如果要维护铁路网,必会将涉及的其他生产过程都连接起来,因此,在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工业的过程中,铁路发挥着引领作用。
二、历史探索:中国铁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所有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战略的不断深化,我们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中国铁路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行官”。
(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铁路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路先锋这一时期,我们党提出了要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仅有2.18万公里,因此,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铁路太少,要使中国工业化,就必须大大地发展铁路。”随后,靠肩挑背扛推进了成渝、包兰、兰新、成昆等铁路建设,拉开了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序幕。20世纪70年代,铁路处于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邓小平同志从抓铁路人手全面整顿全国各条战线,为国家实施一系列调整和整顿举措提供了经验,铁路成为当之无愧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路先锋。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这一时期,我们党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在党的十三大作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安排。为了提升铁路运输能力,更好地满足当时经济社会的需求,邓小平同志提出,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能源、交通是重点,要多搞一点铁路、公路、航运。从具体措施上,通过“南攻衡广、北战大秦、中取华东”“强攻京九、兰新,速战宝中、候月,再取华东、西南”的安排,通过制定《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等,我国先后建成了横贯东西、沟通南北的铁路大干线,构建了起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在畅通市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铁路肩负着兴路强国的使命任务进入新时代,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成功推进、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并以此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背景下,铁路更加坚定自觉地肩负起兴路强国的使命任务,树立世界眼光、体现中国特色,作出了实现铁路现代化、全面建成铁路强国的具体安排。到2035年,率先建成“服务安全优质、保障坚强有力、实力国际领先”的现代化铁路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全面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届时,中国铁路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
三、现实路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68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