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暨县处级干部轮训班上的交流发言(3篇)
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的关键时刻,市委举办这次轮训班非常必要、意义重大,短短的五天培训,认真学习讨论了*书记、*市长和市上领导的专题辅导,聆听了省委党校专家的解读,受益匪浅、感受很深、收获颇丰,既是一次思想的大洗礼、能力的大提升,更是一次视野的再拓展、士气的再鼓舞。
一、进一步深化了思想认识,坚定信心、勇毅前行。
深刻感受到,“两个确立”是我们应对百年变局、迎接新的挑战、进行伟大斗争的决定性保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于行动、见之于成效,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握好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断锤炼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确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二、进一步增长了知识本领,提高站位、科学谋划。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既有领导辅导、专家解读,又有交流讨论、经验介绍,通过培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把握,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深刻领会;对*在全国全省的战略布局位置、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形势方位有了清醒认识,对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中的优势短板、差距潜力有了辩证理解,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现代化步伐的底气、信心和斗志,进一步理清了加快建设“三区一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路径方法和推进举措。我们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研究重大政策、探索重大机制、谋划招引重大项目,立足市情、发挥优势,找准差距、固强补弱,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落实,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积蓄更强动能。
三、进一步强化了担当责任,锚定目标、躬身实干。
我们将以此次培训为动力,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聚焦既定部署抓落地、聚焦发展所需强保障、聚焦群众所盼办实事,真抓实干、立说立行,一心一意抓发展,全力以赴促落实,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具体举措,沿着市委市政府既定部署,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积极投身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一是坚持以打造“2+4”现代化产业集群为抓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抢抓“双碳”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条路子”,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园区建设、项目建设、双招双引、市企融合、营商环境等重大支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力争“2+4”产业链2023年产值达到1300亿元以上,2025年达到2500亿元,实现“十四五”经济总量“翻一番”目标。二是坚持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抓手,加快建设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以一体化推进“六融一体”为重点,强工促农、强城带乡,市企融合、产城融合,分区域、分领域、分阶段推进任务落实,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力求一年见成效、两年大变样、三年出典型,力争2023年产业链链主企业带镇全覆盖,龙头企业带村覆盖率达到50%以上,“十四五”末,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共同富裕上走在全省前列。三是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加强项目谋划实施,夯实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后劲。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锚定“全省一流、西部领先、全国靠前”目标定位,全力打造综合性和单向性指标领先、改革特色鲜明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加速项目落地、助力企业发展,营商环境评价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全年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实现争先进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崭新篇章。
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这次培训班,聆听了*书记、*市长所作的辅导报告和各位领导、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使我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特别是“三区一城”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与全市打造“三区一城”目标紧密相连,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中做好民政工作,我谈一点个人的体会和认识。
一、坚持辩证思维,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难免会有少部分特殊困难群众。我们要正确处理发展与保障民生的关系、收入分配与“兜底线”的关系,充分发挥好社会救助在促进公平、维护稳定方面的社会功能,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特殊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提标。今年继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使救助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扩面。取消非必要性条件限制,通过落实“单人户”保障、低保渐退和就业成本按比例扣减等政策,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力度。三是精准。加大低收入人口认定和监测力度,全面开展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精准认定救助对象。四是融合。围绕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社会救助标准差异。同时,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二、坚持创新思维,关爱“一老一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当前,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8.16%,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我们要做到守正创新,坚持兜底与普惠兼顾、公办与民办并举、规模与质量并重、供给与需求相符,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具有*特色的养老模式。一是普及基本养老服务。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加快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二是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实施好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快建设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面普及“老年餐桌”和“日间照料”设施,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三是提升智慧养老水平。贯通市县乡村四级养老服务智慧化网络,强化养老服务监管。四是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强化宣传引导,积极培育养老消费市场,推广租售适老化产品,探索推行长期照料护理险。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完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保护体系,实施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项目,协调各部门单位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51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