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篇)2023年4月份重要讲话、会议心得体会材料汇编

目 录
1.多措并举推动品牌建设(新论) 4
2.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评论员观察) 8
3.谱写民营经济发展新篇章 11
4.让非遗“活化石”融入现代生活(人民时评) 14
5.乡村教育应有乡土特色 17
6.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新论) 19
7.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评论员观察) 22
8.跑出事业发展的“加速度” 25
9.严惩网络暴力“按键伤人”(人民时评) 27
10.在万里铁道线上书写奋斗芳华(暖闻热评) 30
11.锤炼“会团结”的真本领 33
12.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治理者说) 35
13.让专利供给和市场需求握手(人民时评) 38
14.学思想,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人民观点) 41
15.中国答卷来之不易,经得起历史检验(新论) 45
16.不求桃李满园只为相暖相依(暖闻热评) 48
17.加强共治,规范算法应用发展(人民时评) 51
18.强党性,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人民观点) 54
19.为质量强国建设提供坚强保障(新论) 57
20.勇攀航天科技高峰(中国道路中国梦·不负嘱托更奋发(34)) 60
21.保持战略定力,实现振兴新突破(声音) 63
22.让北京中轴线焕发时代新韵(人民时评) 66
23.下绣花功夫促基层善治(大家谈·一起来想一起来干⑩·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68
24.向着更高水平开放阔步前行(现场评论·海南自贸港观察①) 71
25.以更优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74
26.合力防范青少年短视频沉迷(人民时评) 76
27.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评论员观察) 79
28.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中国道路中国梦·不负嘱托更奋发(35)) 82
29.重实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人民观点) 84
30.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新论) 87
31.“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中国道路中国梦·齐心协力加油干) 90
32.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治理者说) 93
33.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评论员观察) 96
34.深挖非遗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99
35.我国抗疫斗争最鲜明的底色(新论) 102
36.把握制度优势带来的机遇(新论) 105
37.建新功,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人民观点) 108
38.来论 111
39.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评论员观察) 113
40.以学科优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民时评) 116
41.从一元钱打火机说起(金台随笔) 119
42.科技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助力(现场评论·海南自贸港观察②) 121
43.推动网络慈善规范发展(纵横) 124
44.形成稳就业的强大合力(人民时评) 126
45.优化人口发展战略(评论员观察) 129
46.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人民观点) 132
47.让阅读为青春增色 136
48.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更应关注自身品质(人民时评) 139
49.以一流营商环境赋能民营经济发展(现场评论·海南自贸港观察③) 142
50.智慧养殖让渔业更高效(新知) 145
51.把税费优惠好事办好(评论员观察) 148
52.让好种子向阳生长(现场评论·海南自贸港观察④) 151
53.为全球经济恢复注入更多正能量(人民时评) 154
54.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中国道路中国梦·齐心协力加油干) 157
55.用责任担当书写闪光青春(暖闻热评) 160
56.牢牢掌握了抗疫的战略主动权(新论) 163
57.凝心铸魂筑牢根本(人民观点) 166
58.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时代新风(纵横) 169
59.新纪录来自苦钻研(微观) 171
60.迎难而上奋力创新(现场评论·开局之年共奋进(12)) 174
61.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中国道路中国梦·齐心协力加油干) 177
62.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大家谈·一起来想一起来干(11)·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179
63.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壮大(人民时评) 182
64.稳就业,保障好“最基本的民生”(评论员观察) 185
65.扎根乡村,让梦想绽放光芒(暖闻热评) 188
66.锤炼品格强化忠诚(人民观点) 191
67.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人民时评) 194
68.让更多书店在乡村落地生根(纵横) 197
69.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评论员观察) 199
70.因地制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家谈·一起来想一起来干(12)·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202
71.多谋促发展的实招(现场评论·开局之年共奋进(13)) 205
72.强实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评论员观察) 207
73.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红利”(人民时评) 210
74.心向光明有爱无碍(暖闻热评) 213
75.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中国道路中国梦) 216

多措并举推动品牌建设(新论)
品牌影响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一个国家拥有的品牌越多,对价值链的主导力就越强
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加强品牌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强调“着力推动品牌建设”,提出到2025年“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到2035年“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的明确目标,为推动我国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提供了路线图。
***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近年来,全社会品牌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品牌发展氛围日益浓厚,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竞相涌现,老字号品牌、非遗品牌、文旅品牌各展风采,我国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也要清醒看到,我国国际知名品牌还不算多,品牌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从品牌大国迈向品牌强国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着力推动品牌建设,需要在各领域全面发力。比如,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附加值,离不开农业品牌的建设,应当强化政策支持,实施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等激励措施,实现品牌强农。在工业领域,着力打造一流工业品牌,培育一批科研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强、质量管理优的系统集成方案领军品牌和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标杆品牌,才能更好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助力中国制造向高端迈进。还要做强做优服务品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品牌,打造优质数字服务品牌、电商品牌等。品牌建设是多领域多赛道的,进一步提升各领域品牌发展能力,才能让中国品牌的金字招牌成色更足。
着力推动品牌建设,需要更好激发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塑造和培育品牌的基本单元。对企业来说,高质量的产品、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等,是打造一流品牌的基础。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力度,提升优质产品开发能力,能为品牌建设夯实基础。同时,要鼓励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在产品设计、文化创意、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融合发展等方面下功夫,丰富品牌文化内涵,讲好品牌故事。还要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质量改进、品牌建设,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品牌建设融入国家形象塑造,加快打造一批高端品牌。
着力推动品牌建设,还需要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应当健全法律法规,优化市场监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一方面,鼓励开展品牌理论、价值评价研究,完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推动品牌价值评价和结果应用。另一方面,多措并举优化品牌发展环境,包括支持企业加强品牌保护和维权,依法严厉打击品牌仿冒、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推动形成政府重视品牌发展、企业争创卓越品牌、社会崇尚优质品牌、大众信赖国产品牌的浓厚氛围。
品牌影响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一个国家拥有的品牌越多,对价值链的主导力就越强。新征程上,下大力气增强企业品牌发展能力,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流品牌,有效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由大向强。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06日05版)

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评论员观察)
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不是简单把政务管理搬到线上的“物理变化”,而是实现流程再造、效率提升、治理优化的“化学反应”
数字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数字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有助于充分发挥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的引领作用,持续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江西省上线电子政务系统“赣服通”5.0版、“赣政通”2.0版,整合了教育、就业、社保、婚育等重点领域26个部门500余项政务服务;山东省济南市上线数字化政务服务沉浸式体验馆,首批推出39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让企业、群众“点一点”就能办;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依托“四川政务服务网一窗通”“天府通办APP”“营商通APP”等,企业、群众可在领取纸质证照的同时领取电子证照,随时随地查询核验……近年来,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数字政务日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将“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作为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的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为进一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指明了方向。应该看到,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要求,对于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市场监管和社会治理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成为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的鲜明标识。户籍证明、社保转接等200多项群众经常办理事项实现跨省通办,90%以上的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可办,平均承诺时限压缩了一半以上;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已超过10亿人,数字政务惠民便民覆盖面广、成效显著;《2022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显示,我国电子政务水平排名已从2012年的78位上升到2022年的43位……新时代十年来,我国数字政府治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数据跑”替代了“群众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不是简单把政务管理搬到线上的“物理变化”,而是实现流程再造、效率提升、治理优化的“化学反应”,要以数字技术服务党政机构职能转变、制度创新、流程优化,将数字化理念思维和技能素养融入工作全过程。比如,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联通数字孤岛,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可以在无形之中打通信息壁垒、消除部门阻隔,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从而提升治理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由此可见,建设数字政府、发展数字政务,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治理问题,需要加快制度规则创新,完善与数字政务建设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强化数字化能力建设,促进信息系统网络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业务高效协同。
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在加快数字中国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比如,在上海,“一网通办”加速迭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引发市场积极响应,截至去年底,每千人企业数量增至111.1户,位居全国前列;在重庆市渝北区,行政村全覆盖推广智慧治理平台,高质高效服务群众办事、就业创业、生产生活,乡村治理实现智能化、精准化。这些都说明,数字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数字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有助于充分发挥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的引领作用,持续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当前,我们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以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为牵引,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就一定能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06日05版)

谱写民营经济发展新篇章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党中央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关心和重视,为广大民营企业家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重申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实施纾困帮扶政策,到优化营商环境,从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到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党中央及时回应民营企业家所思所想、所愁所盼,始终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保驾护航,极大激发了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新时代十年来,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2年的4700多万户;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数据表明,我国民营经济展现出旺盛生命力,活力不断增强,正在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党的XX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求“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从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到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到完善政策执行方式,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到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落实好这些政策举措,必能稳预期、强信心,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
推进高质量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商业模式、产业链条、市场格局等产生巨大影响,新领域、新赛道、新业态不断涌现,这要求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来说,没有理由懈怠松劲,没有必要畏葸不前,必须抓住新时代新征程的发展机遇,勇于开拓新蓝海,掀起苦干实干、敢闯敢试、创新创业的热潮。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守主业、做强实业,既奋力谱写民营经济发展新篇章,也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共同富裕、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民营企业的使命担当。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民营经济发展打开了更大空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强家国情怀,广大民营企业家一定能谱写出更加辉煌的创业史,不负伟大时代,助力伟大事业。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06日05版)

让非遗“活化石”融入现代生活(人民时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增进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辽宁开展202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公益惠民活动;安徽发布“非遗主题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广东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非遗精品力作精彩亮相……近期,不少地方围绕非遗推出一系列具体举措,促进非遗开发利用,助力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增进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也能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公布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涉及纺染织绣、食品制作、雕刻塑造等多类非遗项目。“定瓷烧制:让传统技艺成为致富手艺”“苗绣:绣出就业致富新生活”“洛南草编:小草编闯出大市场”……一个个案例,既彰显着非遗的独特魅力,也启示我们,非遗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完全可以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往往与现代生活有一定距离,如何让其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正是激发非遗内在活力的重要课题。一方面,保护好、传承好才能利用好。只有在加强非遗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另一方面,利用好的关键在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到利用非遗资源进行文艺创作和文创设计,再到建设非遗特色景区,坚持守正创新,促进合理利用,才能让传统技艺重焕光彩,进一步发挥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当非遗工艺品借助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当非遗美食制作技艺经由短视频成为年轻人的下厨参考,当非遗戏曲融合流行音乐获得听众青睐,厚重的文化资源将滋养更多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关键在人。厚植人才沃土、传承后继有人,这既是全社会的深切期盼,也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引领,地市级、县级传承人为骨干,一般传承人为基础,梯次合理的非遗传承人队伍。下一步,还应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非遗学科专业建设,鼓励传承人参与院校学习和企业生产,提升创新创造活力和传承发展能力。
非遗的魅力源于悠久历史,非遗的生命力则在于传承创新。我国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如今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非遗就能成为当代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06日05版)

乡村教育应有乡土特色
在山东菏泽,乡村学校利用乡土资源开设田园课程,鼓励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涵养精神、塑造品格;在重庆潼南,乡村学校成立少年宫,为学生学习剪纸、竹编、扎染提供平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四川成都,乡村学校深入挖掘当地陶艺产业文化价值,引导学生动手体验,感受劳动之美、创造之美……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具有乡村特色的教学课程,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乡土性是乡村教育的文化底色。作为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广大农村地区有着源远流长的乡土文化。乡土手艺、民俗礼仪、民居建筑等等,包含民间的创造智慧,维系和凝聚着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这些特色乡土文化,本身就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乡土文化滋养乡村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乡村教育资源的供给质量。
我国地域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乡村风貌、乡土文化各具特色。这决定了乡村教育要多关注本土文化生态。在设计课程时,乡村学校不妨因地制宜,将本地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社会文化知识,气候、动物、植物等自然文化知识与课程内容相融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与乡村的文化联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场景、山林田野自然景观等教学资源,搭建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教学场景,开展体验、参与、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厚学生对乡村的文化认同感。
优质的乡村教育,不仅要具有鲜明的乡村特色,也要实现数字技术与传统教育的融合发展。如今,随着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加快建设,数字乡村建设稳步推进,越来越多乡村教师和学生,通过网上平台就能享受到海量的教学资源、获取丰富的学习机会。考虑到不同地区的乡村教育数字化水平存在差异,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快薄弱地区乡村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资源更新,持续加强乡村教育数字化应用能力建设,有针对性地提高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数字素养。畅通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机制,用更高水平的资源配置标准支撑乡村学校发展,有助于补齐乡村教育短板,让乡村教育品质“立”起来。
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促进乡村教育与本土文化、地域特色紧密结合,推动乡村教育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一定能让更多农村学生拥有深厚文化自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养更多英才。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06日05版)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新论)
当前,新一代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推动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的全球倡议与行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发展。从历史经验看,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推动国际格局大调整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把握由此产生的战略机遇,就能脱颖而出;反之,则可能落伍。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数字化与绿色化两大转型蕴含的战略机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新一代数字技术迭代速度快,渗透力强,影响面广,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互联网技术快速推进,已经从PC互联进入移动互联,正在进入万物互联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带来更加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至少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网上购物、数字消费早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推动生产方式革命性变化,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成为当前最具活力的领域,数字技术还能为其他产业赋能,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数字贸易等新的生产方式或贸易活动风起云涌;三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政府在治理理念、平台、流程、标准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四是推动国际竞争范式的深刻变革,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数据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日益紧迫,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目前,应对气候变化已经从倡议转变为行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甚至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型正在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化转型在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将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新机遇。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快速兴起,均是绿色化转型带来的机遇。我国在上述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为我国把握绿色化转型的战略机遇奠定了难得的基础。还应看到,数字化与绿色化并非互不相交的平行线,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这就使得未来转型更加广泛、深刻、快速。我们必须清醒认识这一趋势性变化,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把握两大转型并激发二者的叠加效应,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将催生出大量新领域新赛道,我国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要做好顶层设计,深入研究不同领域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趋势与规律,以全球视野进行谋划,既要重视新领域新赛道,也要重视利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新旧并举、共同发展。要坚持双轮驱动,发挥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推进深层次改革,充分释放创新发展的潜力与活力。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汇聚全球高端要素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加快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
从人类现代化进程来看,引领科技革命的国家,总能够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率先获得新科技、新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面对数字化和绿色化这两大转型,只要我们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我国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引领者,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0日05版)

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评论员观察)
数字社会建设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技术支撑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着力提升教育、医疗、就业、养老、托育等重点民生领域数字化水平,为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新路径
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数字技术和生产生活的结合始终朝着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方向发展
前不久,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回头看”抽查结果显示,网站和手机APP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复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8%、87%。对于未通过复检的网站和手机APP,有关单位将建立“一对一”指导咨询机制,帮助其及时完成功能改善,助力提升改造的广度、温度与精度。持续提升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水平,有效解决老年人等群体面对智能技术“不能用”“不好用”“不会用”等难题,彰显了我国数字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和进展成效。
中共中央、国务院不久前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将“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显著成效”作为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的目标之一,明确提出“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为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数字社会建设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技术支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随着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生产生活,数字生活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的重要生活方式,数字技术为生活添彩的强大创造力也不断凸显。在城市社区,手机支付、APP打车、网上订餐、协同办公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常态;在广大农村,越来越多乡村变身“掌上村庄”,村务微信群成了宣传政策的“明白群”、服务群众的“好帮手”。从购物消费、居家生活到旅游休闲、交通出行,各类场景的数字化服务不断迭代升级,互联网新技术在社会各方面深度应用,标注着数字社会建设取得的长足进步,构筑起生动的数字生活新图景。
数字社会人人共建,数字生活人人共享。加快数字社会建设,着力提升教育、医疗、就业、养老、托育等重点民生领域数字化水平,为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新路径。比如,目前我国智慧教育基础设施设备环境基本建成,中小学校园网络接入率达100%,高校上线慕课数量超过6.45万门,学习人数达10.88亿人次,教育数字化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又如,截至2022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3亿,数字医疗为解决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等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实践证明,紧扣促进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就能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风险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数字技术和生产生活的结合始终朝着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要持续推进网络空间治理,加大对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等重点热点问题的整治力度,尽快建立健全数字社会建设的标准体系和法治体系,夯实数字社会建设的法治基石。另一方面,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构建覆盖全民、城乡融合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培育体系,为数字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深入优化数字社会环境,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就能推动数字社会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让越来越多人享有更好的数字生活。
数字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行方式变革,也涉及社会组织方式和利益格局调整。科学谋划数字社会建设行动方案,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我们必将迎来生活更加舒适、发展更有质量、治理更具效能的数字社会。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0日05版)

跑出事业发展的“加速度”
改革开放蹄疾步稳,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区域发展活力四射,乡村振兴气象一新……春日的中国,一派欣欣向荣,处处洋溢奋斗激情。
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今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只争朝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守正创新,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之年催人跑。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大地上,奋跃而上、跑出事业发展的“加速度”,正当其时。
得有时不我待的意识。3年多来,面对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走出一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之道。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开局决定走向,起跑关乎全程,工作开展贵在开好局、起好步。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方此之际,尤应快马加鞭抢抓时间窗口,以“等不起、慢不得”的心态去抢时间,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姿态去抢时间,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继续发扬脱贫攻坚时的那股子劲、那股子气。
得有务实高效的举措。奋进不能仅凭一腔热血,还要有扎扎实实的方案、举措和办法。开年以来,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持续加力,微观措施加快落地、精准有力,各地出实招、鼓实劲,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为经营主体纾困解难、激活潜能,中国经济发展涌动着勃勃生机。跑出“加速度”,需要能力作支撑。面对艰巨繁重的各项任务,面对千头万绪的各方面工作,深调研、察实情,拿出切实可行、务实管用的办法,真正解难题、提效率,方能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得有聚力奋进的行动。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美好的蓝图不会自动实现,仰赖于苦干实干、踏实奋斗。尤其是碰到矛盾和困难时,绝不能打退堂鼓、放不开手脚。春潮澎湃,万物生长,新起点上,起步即冲刺。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只争朝夕、不负时光,撸起袖子加油干,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切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才能以实干实效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蓝图恢宏,气吞山河;号角激越,催人奋进。跑出事业发展的“加速度”,体现责任和使命,彰显能力与担当。眺望前方,按下奋进的快进键,开足马力、奋勇争先,我们一定能创造新奇迹、成就新辉煌。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0日05版)

严惩网络暴力“按键伤人”(人民时评)
网络暴力新表现,潜在危害大,传播范围广。应当及时研判、不弃微末,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下大力气整治乱象
网络暴力并非新鲜话题。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时常见诸各类媒体,有的已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就网络暴力治理建言献策,建议制定反网络暴力法,明确网络暴力的法律定义,完善网络暴力治理体系建设,用组合拳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近期,多家网站平台集中发布指南手册,从风险提示、一键防护、私信保护、举报投诉等多个维度,帮助网民快速有效防范网络暴力侵害。如何有效防范治理网络暴力,引发社会关注。
网络暴力一直是网络生态环境的治理重点。从建立健全网络暴力预警预防机制,到严防网络暴力信息传播扩散,再到依法从严处置处罚……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关于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等发布后,有关部门出台有效举措,网络平台积极配合,切实加大了网络暴力治理力度,维护了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不久前,数家重点网络平台在一周内主动向2361名用户发送一键防护提醒,累计拦截涉网络暴力违法违规信息401万余条,清理不友善等信息7.2万余条。
也应看到,虽然人身攻击、人肉搜索、造谣诽谤等网络暴力方式被有效打击治理,但一些此前被忽略或新出现的网络暴力形式也不断浮出水面:有人以“搞笑”的名义,制作丑化他人的“恶搞”视频、图片、表情包等并大加传播,给当事人带来极大困扰;有人借用社会热点,将网民正常意见分歧引向地域歧视、性别对立,对不同观点人群大肆攻击;有人恶意侵入直播、网课等,实施所谓“直播爆破”“网课爆破”……这些网络暴力新表现,潜在危害大,传播范围广,极易给当事人造成伤害。对此,应当及时研判、不弃微末,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下大力气整治乱象。
网络平台有责任拿出新手段,应对不断显现的网络暴力新问题。当前,不少平台的网络暴力防护措施瞄准的是直接的人身攻击、不实信息诽谤,对“擦边球”式网络暴力的判定、封禁还不够及时;有些平台对于网络暴力的处理还多采用删帖、封号等形式,对于其中所涉侵权违法问题,与执法司法部门配合联动有待加强,对于用户司法维权帮助不足。因此,平台应及时优化措施,改进网络暴力行为判定机制,扩展用户投诉处理途径,配合好有关部门执法监管。
同时,各网络平台特别是主流网络平台应当加强引导,大力传播正能量。在一些情况下,网民被误导蒙蔽,导致群体性网络暴力发生。这就需要网络平台及时提供真实信息,倡导正确价值取向,明辨事实、澄清谬误,引导广大网民理性上网用网。惟其如此,方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网络暴力土壤,让网络暴力推手无处遁形。
此外,有关部门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细化政策,做好法规落地落实,以强监管切实打击违法行为,消除个别网民“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从技术层面而言,还可加强探索、聚合力量,推动行业以技术方式破解有关问题。比如,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加强研发,完善网络暴力内容的算法识别。
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面对花样翻新的网络暴力现象,多措并举、重典治乱、久久为功,坚决惩治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才能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让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0日05版)

在万里铁道线上书写奋斗芳华(暖闻热评)
〔人物〕2022年“最美铁路人”
〔故事〕“最美铁路人”是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典范榜样,他们奉献在一线、成长在基层、建功在岗位,是新时代铁路人的优秀代表。不久前,中宣部、国铁集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2年“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激励广大铁路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共同推动中国铁路迈向高质量发展。
〔点评〕
中国铁路路徽,总能唤起人们乘坐火车出行的记忆。“人在钢轨上”的精巧构思,既庄严宣示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热忱初心,也见证着一代代铁路人在铁道线上书写奋斗芳华的坚实足迹。随着新时代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一大批“最美铁路人”涌现出来。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精湛精良的技艺、贴心周到的服务,为交通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最美铁路人”是工匠精神的代表,也是敬业奉献的楷模。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闪耀着他们“一心在一艺”的执着追求,凝结着他们不舍昼夜、不辞辛苦的辛勤付出。接触网工杜赫在沙漠腹地一干就是10多年,无论数九寒天还是烈日当空,都会爬电杆训练;探伤工黄涛苦心钻研专业知识,光学习笔记就记了30万字;竞标雅万高铁项目,项目总体设计负责人夏健带领团队在雨林里进行“地毯式”勘察,400多页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业主量身定制,推动中国高铁赢得海外第一单……“最美铁路人”立足岗位拼搏奉献,用行动擦亮“最美”底色,传递平凡而又伟大的力量。
创新是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创新依靠人才。为了打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研发人员刘贞带领团队坚定自主创新,实现中国高铁CTCS—3级列控系统全套技术的自主可控;“动车医生”董宏涛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先后革新改造实用工装26项,获得国家专利22项……铁路人用奋斗证明,只有牵住创新的“牛鼻子”,才能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回望过去,正是不惧挑战、矢志创新,中国铁路才有了更好服务群众的底气;面向未来,也只有持续激发创新活力,才能推动中国铁路事业持续蓬勃发展。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2022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从百年前“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的喟叹,到建成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初步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自豪,铁路折射百年沧桑巨变。在这一历程中,无数勤勉奉献的劳动者、脚踏实地的奋斗者、朴实无华的追梦者,如点点星火,汇聚成炬,照亮了中国铁路奋进的道路。今天,让“流动的中国”更加生机盎然,让交通强国的梦想早日照进现实,仍需千千万万奋斗者勇毅坚守、攻坚克难、不懈创新。
新征程上,广大劳动者立足本职岗位、汲取榜样力量,争做先锋、砥砺奋斗,必能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建设交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铁路这张“名片”也必将更加声名远扬。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0日05版)

锤炼“会团结”的真本领
团结,历来是我们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总书记深刻指出:“力量源于团结。”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注重弘扬伟大团结精神,更好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汇聚众人之智,用好众人之力,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在一个团队、一个集体里,只有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展其才,互相支持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攥紧拳头、形成整体合力。正因如此,对于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不仅自己要积极担当作为,还要讲团结、重团结、会团结,善于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讲团结先要讲政治。维护团结、增进团结,是态度,是责任,更是境界。要时时处处事事跳出小我,站在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共同营造支持配合、愉快共事的良好氛围。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自觉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以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为重。思想统一了、共识凝聚了,大家的心就能想到一处、劲就能使到一处。久而久之,凝聚力、团结力、战斗力就会越来越强。
讲团结还要重方法。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搞好团结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首先必须时刻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自觉做到党性强、人品端,做到知行统一、身体力行。其次是要涵养出言有尺、处事有方、说话有德的待人接物之道,让每个人都能心情舒畅地工作。再次要有容人之度,既要听得进顺耳的忠言,也要听得进逆耳的直言;既要帮带比自己能力弱的人,也要尊重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力争让每个人都能扬长避短、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讲团结也要守原则。我们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就是为了集中更多正确意见,形成正确决策。团结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在工作中有分歧是正常的,基于干好工作前提下的讨论、争辩,不仅不会影响工作,反而有助于求得最合理的结果。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因此,讲团结必须始终坚持讲原则、明是非,讲纪律、守规矩,既在思想交锋中找准问题,又在互帮互勉中增进团结,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我们的目标越伟大,我们的使命越艰巨,就越需要广泛凝聚共识、不断增进团结。新征程上,要切实凝聚“想在一起”的团结之心,激扬“干在一起”的团结之力,不断增强能够掏心见胆、并肩奋斗的真正的团结。如此,我们的事业就能无往而不胜,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1日05版)

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治理者说)
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是重要因素。党的XX大报告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四川达州素有“川东明珠”“巴人故里”之称,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源、红色文化。近年来,达州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推出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以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信仰、凝心铸魂。我们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推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走心。以党委宣讲团、宣讲小分队、基层宣讲员三级宣讲方式为抓手,推动理论宣讲大众化;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助力达州发展为目标,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悟笃行,进一步坚定信念、增强信心,才能更好引导基层群众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牵引,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常态化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用好用活达州红色文化资源,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积极构建向上向善、尚德尚礼、和谐和睦的共有精神家园,才能增强人们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近年来,我们聚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谋划了19个重点项目,实施中华经典传承工程,加快罗家坝、城坝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着力打造罗家坝遗址博物馆等文化传承基地,开展“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址认定,恢复好、保护好、展示好古遗址、老街区、老宅院、名建筑。保护好、继承好历史文化遗产,让人民群众都有机会亲近文物、了解文物,才能在愉悦中坚定文化自信。
以公共文化服务点亮美好生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提品质、补短板”工程和乡村文化振兴工程,推进市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挥文艺帐篷轻骑队、巴山挎包宣讲队作用,努力做到既“送文化”又“种文化”。同时,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优化文创产业空间布局,不少文化企业发展壮大起来。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越高、品种越丰富,才越能走进百姓心里,赢得群众认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新征程上,我们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擦亮文化品牌,扩大优质文化供给,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1日05版)

让专利供给和市场需求握手(人民时评)
前不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一项发明专利,以“先用后转”的新模式,许可企业“试用”。这一“试”,既解了企业在技术上的“渴”,也搭了后续深度技术开发合作的“桥”,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了新动能。
近年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减少行政审批、鼓励市场化定价、完善激励机制等手段,着力打通科技和产业的连接通道,加快专利成果的转化应用。从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到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再到一些地方和科研单位纷纷出台具体举措……促进专利成果产业化工作机制逐渐形成完善。一些受到市场欢迎的新模式不断涌现,知识产权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产业化是专利的生命力所在,专利只有投入市场运作,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截至2022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21.2万件。然而,相当一部分专利成果还停留在“纸面”上,实际转化率不高。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2022年,我国科研单位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13.3%,高校仅为3.9%。高校院所中仍有大量沉睡的专利成果,亟待从“书架”走上“货架”。
制约高校院所专利成果产业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的目的主要是结题验收、职称评定、申报奖励等,而非对接市场需求,造成从源头上缺少转化运用的条件。专利作为无形资产估值难,职务发明成果作价入股的顾虑尚未完全消除。在激励方面,成果转化收益在一些科研单位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分量不高,科研人员“不愿转”的不在少数。此外,由于缺乏懂技术、懂转化、懂市场的专业中介人才和成熟的技术交易市场,不少专利成果没有转化的门路,“不会转”的现象比较普遍。
实施专利产业化不仅是专利权人的当务之急,也是全社会的迫切需求,更是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题中应有之义。盘活、用好知识产权资源,让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方面需要让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形成合力,加快出台细则或配套措施,确保政策措施可操作、能落地、见实效,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专利产业化机制,特别是搭建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平台,让专门人才成为促进专利产业化的“加速器”。
党的XX大报告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当前,各地区各部门正围绕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上的堵点、难点进行制度创新,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比如,针对交易定价等难点,提出“先使用后付费”的模式;针对成果转化通道不畅,尝试科技经纪人的解决方案。随着更多硬招实招的落地见效,让专利供给和市场需求顺利牵手、紧紧握手,高校院所专利产业化率必能稳步提升,为我国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1日05版)

学思想,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人民观点)
4月3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文章,深入阐释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
——编者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
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伟大实践展现思想伟力。湖南省花垣县,深山之中的十八洞村完成了脱贫摘帽的蝶变,在这里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引领亿万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浙江省安吉县,好山好水好空气的余村吸引着源源不断的客流,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村庄典型,从这里起源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新时代十年的非凡历程,就是一个将“彻底的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经典过程,思想的飞跃、理论的创新,引领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当前,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开展。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这次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总要求体现了我们党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一贯要求。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就要把总要求贯穿到主题教育全过程。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新时代新征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要实现党的XX大确定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党中央确定在全党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主要考量。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包含着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也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的要求,蕴藏着深厚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才能不惧雨骤风狂、坚定勇毅前行。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全面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只有准确把握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在内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认识问题才站得高,分析问题才看得深,开展工作也才能把得准。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开展理论学习,接受思想洗礼,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更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要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理论学习,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全面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我们党一定能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1日05版)

中国答卷来之不易,经得起历史检验(新论)
3年多来,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有效应对全球多轮疫情流行的冲击,走过了极不平凡的抗疫防疫历程。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与读者一起回顾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编者
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疫情挑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实事求是、因时因势、科学决策、以变应变,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地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3年多来,我们经历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住了一次次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
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总体平稳度过各阶段疫情冲击。突发疫情应急围堵阶段,我们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实施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迅速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
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坚持以快制快,努力以最短时间、最低代价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并依托公共卫生专业体系优势,全面激活应急指挥系统,组建流调专家队,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链,同时进一步挖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加强疫苗、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此外,基层治理加速同疫情防控更深层次融合,人民战争由人民支持向人民深度参与发展,总体战体系统筹更为成熟,阻击战针对毒株变异更加精准。
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以来,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在极短时间内大量扩容医疗资源特别是重症医疗资源,对急危重症患者全力救治,对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提供分级管理和服务,疫情高峰期间社会依然平稳有序,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效守护。
在积极做好自身防疫的同时,积极推动全球抗疫合作。3年多来,我们经受住了全球五波疫情流行冲击,有效处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和保障抗疫物资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至2022年我国GDP年均增速达4.5%,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正能量。中国是全球主要国家中极少数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仍然保持人均预期寿命增长的国家之一。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自身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始终全力支持全球抗疫。同时,中国发出携手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最强音,支持联合国和世卫组织在协调国际抗疫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现了大国责任与担当,提振了国际信心,传递了希望。
社会治理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3年多来,我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探索出一系列符合国情、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高,信息化水平大大增强,制度自信更加凸显。
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派出“国家队”与“地方队”并肩战斗,自上而下形成央地合力;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为基础,统筹多部门职能形成部门间合力;以区域间资源统筹、相互支援为依托,形成地区间合力;引导建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抗疫斗争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展现了我国的治理水平。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山以险峻成其巍峨,业以磨难成其伟大。今日之中国,正在释放出发展的巨大活力、前行的强大能量。3年多同心抗疫,中国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这份答卷经得起历史检验,必将载入史册。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1日05版)

不求桃李满园只为相暖相依(暖闻热评)
〔人物〕特教路上的“筑梦人”闫蕊
〔故事〕闫蕊是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特殊教育中心的教师。22年来,从负责听障孩子的语文教学,到为患有脑瘫、自闭症等疾病的儿童进行培智教育,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用心引导学生跨越残缺的障碍,帮助不少学生实现了能力提升。
〔点评〕
“后悔选择这行吗?”22年,只教过96名学生,比普通教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却很难体会到桃李满园的成就感,闫蕊坚定回答:“假如再选一次,我还会做一名特教老师。”不为“桃李满天下”,只为梦想相伴、相暖相依——这是闫蕊从事特殊教育的不变初心。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对特殊教育来说,更是如此。闫蕊日复一日地付出,帮助这些特殊孩子找回生命中缺失的美好。听障孩子学习拼音不易,她就一遍遍教;转型培智教育,她把专业笔记做得密密麻麻;面对情绪不稳定、沟通有困难的学生,她用“量身定制”的教学方法化解一个个难题……蹲下身来、耐下心来,将自己的爱心、细心毫无保留地倾注到孩子们身上,闫蕊以“师者仁心”,以不断磨精磨细的教学方法,呵护着学生的心灵,滋养着他们的成长。
教师的责任感,体现于因材施教;教育的公平性,体现在有教无类。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无法入校学习,闫蕊主动送教上门,把课堂“搬”到学生家中。带上绘本教具,奔走在酷暑严寒,这些年来,闫蕊每年送教行程超过2000公里。漫漫送教路,记录着闫蕊的奔波,见证着特殊教育事业前行的脚步。近年来,从壮大“送教上门”教师队伍,到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招收能力,再到积极推进特殊教育数字化转型,“办好特殊教育”的承诺得以践行,更多孩子接受到了更平等、更优质的教育。
对于残障青少年而言,教育意味着什么?可能是掌握一门技术、走上工作岗位“发光发热”,可能是生活能够自理、减轻父母负担,也可能只是会多写几个字、多说几句话。这些普通人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进步,却可以汇聚成光,照亮他们的生命,助力他们实现梦想。在闫蕊的班级里,有不少学生顺利升入重点特殊教育学校,有一些孩子对画画、阅读展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在更广袤的特殊教育土地上,有学生成长为冰雪运动的特奥冠军,有学生走上讲台成为特教老师,有学生投身公益事业点亮更多困境中的梦想……他们的故事,凝结着无数“筑梦人”的耕耘付出,也显示出特殊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对特殊儿童来说,在为他们提供物质上帮助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他们的发展能力、发展机会。党的XX大报告提出,“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瞄准这一目标,我们还要采取更多措施,汇聚更多力量,切实将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落到实处,全面提高特教质量,让更多人能够在教育的滋养下,掌握知识技能、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
《人民日报》(2023年04月12日05版)

加强共治,规范算法应用发展(人民时评)
算法内容专业性较高、技术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决定了算法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汇聚合力
近年来,算法的广泛运用让用户需求和产品、服务得以快速精确匹配,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成本,提升了用户的消费体验。无论是看新闻、刷视频,还是线上购物、外出就餐,互联网平台个性化推荐日益影响着用户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有一些平台滥用算法,造成“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问题。
为了实现个性化推荐的精准高效,平台需要借助算法收集处理用户的个人信息,实现对用户的跟踪识别。《中国大安全感知报告(2021)》显示,七成受访者担心个人喜好与兴趣被算法“算计”。一些用户希望关闭算法推荐功能,停止将个人信息分享给平台使用。然而,平台个性化推荐却存在关闭难等问题。上海市消保委曾对消费者常用的10个APP开展为期8个月的专项测评,测评结果显示,关闭个性化推荐最多需7步。平台为消费者关闭个性化推荐设置障碍,是滥用算法的又一表现形式。
类似滥用算法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个人信息权益,也给网络空间的传播秩序带来负面影响。当前,大部分算法设计者不会将运算的细节公之于众。由于不掌握相关信息,用户在权益受到损害时,依法维权的成本较高。此外,算法推荐技术每一次根据用户行为数据进行的特定推荐,无不隐藏着平台的价值判断。一旦算法的设计与应用失当,个体在认知判断、行为决策以及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很可能会受到单一算法的不良影响。因此,算法规制不能仅靠平台自觉,还需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更好保护用户权益。
从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到公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再到制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针对算法滥用乱象,我国先后出台并完善有关制度,加强相关领域的规范。监管部门及时推出政策举措,也强化了针对算法乱象的整治。去年4月,中央网信办牵头开展“清朗·2022年算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推动算法综合治理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事实证明,运用法治方法规范算法应用,引导算法向上向善,才能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共同营造清朗安全的网络空间。
算法内容专业性较高、技术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决定了算法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汇聚合力。监管部门应加强事中、事后的过程监管,依法严厉打击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增强网络执法威慑力。企业应落实主体责任,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更具安全感的使用体验。比如,有的信息聚合平台为了避免用户陷入“信息茧房”,不断优化推荐机制、提高内容推荐的多样性,扩大信息覆盖面;多家互联网平台企业签署承诺书,承诺不非法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利用数据优势“杀熟”。如果用户选择关闭个性化推荐服务,企业也不妨探索采用其他方式为用户提供优质信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算法正深度嵌入人们的日常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28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