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最新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最新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2篇)

篇1:
“金课”是指具备“两性一度”特征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优秀课程。2019年3月18日,***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八个相统一”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思想遵循,同时也是中学思政课“金课”建设的总体要求和质量标准。新时代中学思政课“金课”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八个相统一”为引领,在目标、内容、方法、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大力加强改革创新,切实提升课程质量。

一、引领目标定位:增强中学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总书记强调的“八个相统一”,深刻总结了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对思政课课程目标起到了引领作用,“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启发我们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1.增强中学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一种思想能否被受众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思想本身是否具有透彻的理论说服力。中学阶段的思政课自然要凸显理论性和思想性特征,体现出以理服人、以理感人的内在本质。思政课教师要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的基础上,学懂弄通悟透相关理论知识,以严谨的逻辑说服人;选好讲好用好故事,以鲜活的事例感染人;自发自觉自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人。

2.增强中学思政课的亲和力。亲和力是思政课的人文特质和价值外化,决定了思政课的建设温度。增强亲和力就是在课堂上要发挥师生双方的共同作用。在中学阶段,思政课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应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这样教学双方就能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良好关系,在助力对方价值实现的基础上,切实增强思政课的和谐感与亲近感。

3.增强中学思政课的针对性。思政课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根据不同学段的目标及内容,精准定位教学难点、精准推进教学过程,采用符合学生接受方式、思想实际的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调研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图书馆,让学生深刻感受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政课教师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引领内容优化,建好中学思政课的思想库、故事汇、问题链、案例集

教学内容是完成思政课目标任务的核心要素,思政课的目标和任务都是通过教学内容的实施来完成的。在教学内容上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在教学中既落实教学统一内容,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中学思政课教学内容要突出新时代和当今世界的发展主题,并结合学生的兴趣及需求,有的放矢地回答好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因此,思政课教师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优化教学语言,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构筑思政课的课程根基,不断提升思政课的趣味性和创新性。

1.建立中学思政课“思想库”,让思政课内容更丰富。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处于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政课教师要结合时事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课程内容为主要框架建立课程资源库,并有机融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等具有时代性的思政元素。中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课外知识,了解劳模英雄的先进事迹,增强其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和政治认同。资源库的建立,能够推动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创新利用,使之成为师生学习的“思想库”。

2.建立中学思政课“故事汇”,让思政课内容更具趣味性。“故事汇”实际上就是思政课教师要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初中思政课应讲好关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系列故事,让学生在思想品德的培育中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思政课要讲好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坚定学生理想信念。讲故事的同时也要注意“互动性”,教师的“讲”和学生的“讲”相结合,讲故事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绝不能让老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更多的表达机会,让他们在故事讲述中提升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

3.建立中学思政课“问题链”,使思政课内容更具吸引性。“问题链”教学不是随意地设置一连串问题,而是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理念渗透在思政课课堂中。在“问题链”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教师应设置核心问题统领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学习内容。思政课教师应在设置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培养其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按照循序渐进的“问题链”展开教学,推动学生实现素养水平阶梯式提升。

4.建立中学思政课“案例集”,使思政课教学内容更接地气。思政课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结合课内外实践活动,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亲和力。在课堂上思政课教师可以使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知识教学与价值观导向相结合,案例教学不仅要契合课程内容,而且要体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三、引领方法发展:推动中学思政课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事晓人、以文化人

在方法创新上应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将单向性、一维式的教学方法转向双向性、多维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进而提升中学思政课的高阶性。

1.推动中学思政课以理服人。习总书记曾说过要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这为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方法创新上提供了参考,把思政课从“说教灌”变成“论信服”。“论信服”即通过立论、论证、推论的教学方式,赢得学生的认同与接受。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初中思政课是一门现实性较强的课程,如果用讲故事的教学方式,可以避免枯燥无味的说教,更能吸引学生们参与到课堂中去。高中思政课理论性更强且富含哲学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将事例和道理的来龙去脉讲清楚,用理性逻辑说服学生,真正做到让学生入脑入心。

2.推动中学思政课以情动人。主要是指在教材和教学目标等宏观一致的前提下,教师要善于使用能升华思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中学思政课上,教师在描述共产主义的壮丽前景时,应怀着由衷的喜悦和必胜的信念,让学生在教师的情感中引起共鸣,触发学生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信念。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通过可视化方式,播放爱国歌曲、展示祖国大江南北的风景图片,带给学生全新的听党、视觉感受,唤起学生的爱国意识,全身心投入课堂。将情感体验和视觉形式美感引入课堂,切实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3.推动中学思政课以事晓人。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见微知著的生动事例代替生硬的大道理,更能支撑理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事例,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让学生觉得深奥难懂的知识,变得易理解、愿接受,培养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让学习过程更具探究性和个性化。4.推动中学思政课以文化人。在思政课教学方法上,要注重文化的渗透、感染、熏陶。在多种文化相互激荡的社会背景下,思政课要坚持批判性,敢于质疑和批判错误观点及错误思潮。思政课教师要采用“融入”“渗透”等教育方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思政课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各环节中。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四、引领管理创新:加强中学思政课协同联动、集成管理、综合评价

打造中学思政课“金课”,离不开教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20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