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里最常见的调研方式是开座谈会。作为老文字匠,我真记不清开过多少个座谈会了。今天就说说开座谈会那点事。
先说会议的准备阶段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要明确会议主题。有时围绕一个调研课题要开多个座谈会,每个座谈会的主题都不尽相同,所以要尽可能详细、准确地确定会议主题。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主题确定得太大,否则座谈会就无法聚焦,讨论问题时很容易变成“天上一脚地上一脚”式的漫谈,严重影响座谈会的效率。第二,在明确会议主题的基础上,要先行做好案头工作,即准备详细的调查提纲。这个调查提纲不同于访谈式调研的提纲,一般不需要事先发给与会者,而是主持人自己把握。发给与会者的调查提纲通常要更加“粗线条”一些,以便让与会者的发言不至于被框住,留有一定的思维发散的空间,这样才能通过座谈会的讨论碰撞出一些火花来。第三,要合理确定会议规模。这里特别声明,我在这篇文章中讲到的座谈会不同于电视上看到领导主持召开的“座谈会”,那些座谈会看上去坐了一屋子的人,其实八成以上的人都是陪跑的“看客”,属于上镜头充面子的,自始至终都没有发言的机会。我说的座谈会是为了我们文字匠们调研工作召开的会议,这种真正想要深入调研问题的座谈会人数都不宜太多,一般说来5到8人最合适,至多不能超过10人。由于我们召开座谈会都是一个调研小组参加,调研小组的人数也差不多这个人数,所以整个会议的全体参会人员规模不超过20人。多于这个人数,就无法进行深入的座谈交流,只能是信息的单向输出,不可能形成有效的讨论与互动。第四,要科学物色到会人员。一般而言,我们召开座谈会多数由我们自己物色人员,一定要找对这项工作熟悉的人,最好是有一些深入思考的人。对于党政机关的专业性座谈会来说,最理想的与会人员是“学者型的领导”和“领导型的学者”,也就是既懂得专业知识,有具有领导工作经验的人。另一种情况是,我们到部门或基层去调研,这种调研的座谈会需要我们把会议主题以及参会人员要求告知被调研单位,然后依靠被调研单位帮助我们物色人员。第五,要选好会议的时间地点。选择会议地点一般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但在会议时间的选择上,最好给参会人员留出一点准备的时间,不要搞“突然袭击”,那样容易导致思考得不深不透。
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专门搞“突然袭击”式的调研,不过我通常是在访谈式调研中采取这个方式。这种“突然袭击”式的访谈调研主要用来干什么呢?我主要是用这种办法访谈各部门的一把手,以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开门见山地问这个单位的负责人,你这个单位工作中最大的亮点、难点和重点是什么,一般情况下这些一把手脱口而出的东西一定是他们印象最深的东西,用这个方法可以一下子捞到这个单位最重要的“干货”,使之不至于被埋没于一般的工作之中。这个方法我屡试不爽,曾是我的一道“独门绝技”,也被我戏称为“堵门”绝技,因为都是事先不打招呼,打个电话看这个领导在办公室,就直接到他们办公室里堵门提问,一般三言两语问完就走,通常这种访谈不超过半小时。(因为只要给他们说话的时间一长,就可能又把最重要的东西淹没在普通工作汇报当中)这一段不算是“座谈会”的内容,应当归入昨天的“访谈式调研”当中去,这里算是一点补充吧。
至于座谈会在会议期间和会议之后需要注意什么,篇幅所限,咱们明天接着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