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之制”支撑推动“中国之治”

以“中国之制”支撑推动“中国之治”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决定》点击: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贯彻的一系列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制度问题是改革的根本问题,制度建设对于改革具有基础性、主导性意义。将制度建设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关系重大、意义深远,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要求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是我们党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明了改革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全面深化改革具有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新要求,其中最突出的体现就是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强,制度建设分量更重,顶层设计要求更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必须“突出制度建设,注重改革关联性和耦合性”。当前,我们已经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推动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积极适应和回应来自国内外、党内外各方面的新情况、新期待、新挑战,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体而言,要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从制度建设的主体要求来看,要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处理好“谋”与“为”的关系
改革是我们党基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作出的英明决策,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伟大创举,善“谋”与善“为”有效结合、彼此互促,是我国推进改革所遵循的一条重要逻辑。在改革的前半程,需要在实践探索中逐渐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是通过“为”来积淀和带动“谋”,主要遵循自下而上的逻辑;进入改革的后半程,由于已经积累起丰富的改革经验,且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复杂性和困难程度前所未有,就必须依靠“谋”来引导和促进“为”,主要遵循自上而下的逻辑。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所谓顶层设计,就是要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作出统筹设计,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全局、长远出发,“谋”好新形势下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大原则、重大举措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46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