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材料:探索构建“一肩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监督机制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是前后相续的大文章,在“后半篇”文章中,*县委根据*市委组织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试点工作安排,于今年8月至9月,在*镇开展“一肩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监督试点工作,探索出“一肩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监督机制,明确了县乡村三级管理监督职责和权限,划清了“一肩挑”履职尽责底线和纪律检查红线。
一、基本情况
按照“县委抓总、部门主导、乡镇主体、上下联动”工作思路,县委一体谋划、压茬推进两项改革,全县行政村由132个减少为83个、减幅58.9%,社区由110个减少为79个、减幅28.2%,平均人口由1326人增至3200人、平均面积由2.87平方公里增至7.02平方公里,资源要素由“小散密”基本实现“双倍增”。合村并组后,面对村(社区)权力更集中、资源更富集、风险更聚集的现实和规范“一肩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正确履职的迫切需要,县委积极构建“一肩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乡村三级协同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大半年的实践运行,一是群众满意度得到提高。换届以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接待群众达3.7万人次,为群众办理事项1.9万人(次),群众满意率达99.7%,真正使“一肩挑”的过程变成了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二是村级干部成长得到保障。在乡镇换届中,*作为“五方面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6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当选县党代表;今年全县49个村(社区)党组织、9名“一肩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被省、市、县表彰为“两优一先”,树标杆、争先进、干实事氛围进一步浓厚。三是村级发展动力得到释放。在村级“头雁”引领下,279个村创新实施村级党组织带合作社入村、合作社带产业入股、老百姓带土地入社“三带”发展模式,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主体3000余家,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注重发挥县级主导作用,严选重育树标线。一是严格“双向标准”,把好人选“入口关”。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决落实“凡进必审”“负面清单”要求和“乡级初审+县级联审+县级考察”机制,在此次村级换届中,由县委组织部会同纪检监察、公检司法等部门严格对照“十不宜”要求,对46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联合审查,并汇同乡镇党委进行联合考察,2人在资格联审中被挡在门外,38名实绩突出的副职晋升提名为党组织书记人选。二是明确“双线监管”,把好责任“落实关”。强化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培训提能、工作指导和考核评价作用。村级换届结束后,县委即开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修班,并邀请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等主要领导授课,对46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全覆盖培训。县委党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半年进行一次综合督导评估,重点围绕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评估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倒逼主体责任落实。由县纪委监委牵头落实“巡(审)乡带村”机制,凡巡察(审计)乡镇均延伸巡察(审计)1至2个村(社区),及时发现问题、纠偏校航。三是开展“双赢培养”,把好头雁“成长关”。建立“头雁书记”信息库,由县委组织部对33个乡镇年度考核排名前三的35名“80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提级管理,作为“五方面人员”进班子、公务员定招培养对象。对任职不满一届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实行“N+1”导师帮带制度,分批次组织到县级部门、乡镇机关、产业项目专班挂职锻炼,分类推进培养赋能。第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39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