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那些像王大锹一样的人
黄玉岚
清晨,侄女给我发来了几张老照片。老照片上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那里有我的父母,她的爷爷、奶奶;还有我,穿着父亲嫌热脱下来的大棉袄,一直拖到脚后跟。
那该是我5、6岁的样子吧。父亲好像告诉过我,是在扒环城河时拍的。兴修水利是40多年前常干的事儿。冬天虽是农闲,也正是为春耕、夏锄、秋收做准备的最好时间。没有太多机械,大多靠人工。
照片上很容易就看出是三个梯队。“干部带头、万事不愁”,父亲那时是沭城镇圩东大队书记,一定是挑最重的活干。他正是站在河底,这一层的人最辛苦,不仅要挖淤泥、清水道,还要把挖上来的泥抬高、翻给站在第二梯队的翻泥人。
由第二层阶的人再把土继续掀高给第三层,就是给河堤上的人平整。母亲就在第三层,负责平整着翻上来的淤泥,看似轻松,但那里安排的人少,母亲身边只有一个人和她平整整条的堤岸。那些带水的泥,又重又黏,别说挖、掀、翻,我要是踏进去,就出不脚来。
父亲面前是边沿整齐的方形水塘,可看出他的进度快过他边上的人。他所在的第一层深度已经超过他的肩膀;第二层也快有一人高,这河还未成“三光一平”的形状就已经有两、三人深了。
父亲戴着眼镜,一副书生样,怎么能干得动这么重的活呢?可照片上的他,甩开夹袄,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不止是父亲,照片上还有20来人都在挖、铲、掀泥,没有交谈的样子,也没有人东张西望,除了我像个胖胖的稻草人,呆呆地站在母亲身边的一个凹窝里。照片上最显眼的反倒是横七竖八的铁锹,在告诉我那曾经被忙碌所分割的瞬间时空。
侄女问我怎么想起这个来了?我告诉她:是因为最近单位组织的一次活动引起的,我们参观学习的是我县“初心 使命”教育馆。
馆里除了展出了刘瑞龙、徐通甫、吴岺生、吕继英等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事迹之外,还通过群团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政权建设等板块,让我们了解沭阳过去的历史,也展示了沭阳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在整沂导沭工程(1949-1952年)板块中有一张图片,介绍了“王大锹”的事迹。他原名王兆山,章集公社人。因为“两锹一筐土、三锹装满车”而得名。被评为特等功臣。照片上穿着白衬衫的王前辈正用一把大锹掀泥。正是这个动作和当时的场景,让我觉得熟悉,想起父亲也曾经做过,才让侄女回去找的。的确相似!
王前辈于1976年去世,我父亲在2016年离开了我们。王前辈受到宋庆龄和毛主席的接见,我父亲一生默默无闻。
我明白馆中展出的人也只是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因为职位或资料可考而留下痕迹。在为沭阳70年建设作出贡献中的人中,更多的是像我父亲一样普普通通的党员、群众,他(她)们听从党指挥、响应党的号召,党叫向哪就向哪,党叫干啥就干啥,恪尽职守,积极奉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正是他们的铁锹疏通了河道,促进了农业发展;也有的奋战在沭阳大地上的各行各业,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正是他们这些名不经传的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累积了沭阳今天每一点的辉煌和每一处的美好!
想着父亲,想着和王大锹一样的这些人,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没有父亲就没有我,没有父亲以及王大锹这样的人,就没有今日沭阳的样子。无论人们是否记得他们,沭阳的寸土寸水不会忘记他们,沭阳这座日益崛起的城市就是他们的丰碑!
看着今天灿烂的阳光,我无比自豪与欣慰的是:父亲把他对党的一片初心也遗传给了我,让我在新时代中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努力去做一个党员该做的事,『立足本职、埋头苦干,沿着前辈的足迹续写着沭阳发展事业中又一个新故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2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