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远静 | 父亲之死
父亲去世后许多年,家里人谈起他的死因时总是讳莫如深,尤其是母亲,我不止一次地问及父亲的死因,她要么不开口,要么就是抹眼泪,要知道,我那时对于一个至亲的人死因的迷惑,相当于对“我是怎么来的”这样问题的好奇,可惜一直到母亲九十二岁去世,我都没有从她口中得到答案。
1979年,父亲54岁,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记得那天早上天刚开亮,我还在床上,就被三哥摇醒,他说:“快点起来,爹不行了!”
老家房屋是土砌瓦盖三间正屋加一间稍矮的同檐屋,父亲睡在同檐屋里的床上,我迷迷糊糊被三哥牵到父亲床前,才发现父亲床前围了不少人,母亲、大哥、幺姐、村里的刘医生,还有我们家周围的几个人,大家都沉默着。父亲的浓眉蹙缩着,肚皮凹陷得很厉害,一起一伏的。过了一会儿,父亲睁开了眼睛,眼光扫过所有在场的人,声音很小缓缓地交代后事,大意是说,要我们都要听母亲的话,三个读书的要继续读书,兄弟姊妹大的要带好小的。母亲握着父亲的手一边流泪一边点头。
父亲交代完又闭上眼睛,肚皮还是一起一伏的。站了一会儿,母亲叫我们先上学去。
不知怎么,我当时没有丝毫的悲伤,完全不知道死神已扼住了父亲的喉咙,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父亲在人世间最后一次和我说话,依然蹦蹦跳跳地上学去了。
小学就在家门口,下午正在上课,老师叫我回家去。回到家里,已经有很多人在忙碌。我的注意力被稻场上杀猪的场面吸引,走到旁边看热闹,不知谁吼了我一句:“你爹走路哒,还不去哭你的爹哟!”
我们当地说“人走路了”就是人死了,我赶忙跑到父亲的床前,母亲和姐姐们正在呼天板地的哭。我看见父亲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已经穿上了装老衣,脸上盖着一张黄色的纸,一摸他的手冰凉透心,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的手和怀抱总是温暖的,因为他手的冰凉,我才确信他死了,于是止不住嚎哭起来。
父亲跌落在老屋旁的树林里,隐身在那堆黄土后面,好多年,我以为他只是累了在那里睡觉去了,幻想他会从树林里回来,继续侍弄土地,或者搬把椅子坐在门前稻场抱着我讲古,继续成为八个儿女和母亲温暖的依靠。
当我对生命的含义逐渐弄清楚后,我对父亲的死因越来越好奇了。每当我问起父亲的死,哥哥姐姐都叫我不要问,问母亲,母亲一哭我就不敢继续问了。大家都不说,我越发好奇。
直到上了初中,一次和侄儿辈的树生在一起钓鱼时,才知道答案。
说是侄儿辈,其实树生比我大七八岁,他小学没毕业就下学了,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父亲在世时他经常和父亲在一起做事,那天我问他知不知道父亲是怎么死了时,他叹了一口气说:“爷爷是个好人又是个勤快人哪!得了病没有钱看,在生产队里做事走路都走不动,他自己还不是感到急人!”我问到底是什么病,树生沉默了一会儿说:“得的什么病不知道,他是自己想了办法的。”我知道,农村说“自己想了办法”实际上就是寻短见,尽管我在之前已经隐隐约约有父亲是寻了短见的预感,但还是有些不相信,我继续追问寻的什么短见,树生轻轻地说:“喝了老鼠药。”
父亲是喝老鼠药自尽的!我终于得到了答案,没有震惊,没有悲哀,只有得到答案后的轻松。在我们老家,寻短见是很不光彩的一种死法,何况是喝老鼠药!怪不得母亲和哥哥姐姐都瞒着我,怪不得那天看到父亲的肚皮凹陷得那么厉害,怪不得父亲那一段时间收工回来总是发呆。
但我对父亲之死又感到非常的郁闷和不解。他留给我的记忆是勤劳的、坚强的。为了养家糊口,他在凉水溪做过泥瓦匠,在燕子岩煤矿下过苦力,一年四季父亲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做事,种园田,推磨,收拾屋里屋外,捡粪,每一种农活父亲都做得顺顺当当。
他的性格是开朗的、幽默的。周围大人小孩都喜欢他,亲戚六眷和邻里乡亲有红事白事他都去帮忙,他风趣地谈吐常常逗得别人哈哈大笑。
父亲这样一种死亡方式与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形成了鲜明对照,他的死在很长时间里让我们有一种蒙羞的感觉。
随着年岁渐长,我逐步对父亲的死有了新的认识。从大哥二哥和旁人那里我了解到,父亲应该是在煤矿工作时就患了重病,结合他常年咳嗽、身体消瘦以及乏力等症状看,他极有可能患的是矽肺病,这种病至今都无法治愈,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更是不治之症。
父亲是愿意尽心竭力抚育我们的,但他清醒地认识到,他已经无法继续为这个家庭做点什么,反倒已经成为家人的拖累。他习惯于为家庭儿女操劳,但如果他长年累月躺在床上要人服侍,那一定是他不会做的事。因此他主动选择了死亡的方式,外人看起来与他的性格非常对立的方式,一种悲剧性的逃亡的方式。
实际上,父亲是决绝的、勇敢的,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他选择的是一种及时止损的科学办法。我大胆地揣摩他当年的心思,他一定是在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才做出了那种果断的行为,如果他能上战场,一定是个英勇的战士。这一点想通之后,我对父亲之死由好奇、迷惑变成了佩服。
父亲只陪伴了我十年,这固然是遗憾,但人终有一死,若干年之后,我与勇敢的父亲会以尘土的形式、风的形式团聚,到那时,才是永恒!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8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