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本草纲目》,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世界医学历史中一部伟大的经典著作,其记载的药物信息对医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乏善可陈,几无价值,甚至充斥糟粕,只要看看其中那些药方就能知道,例如梁上尘(房梁上的尘土)用来治疗反胃,人中黄(人的粪便)用来治疗热病发狂等等。
关于《本草纲目》的价值,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和其真正的价值不太有关。其实际成就,我们可以说,至少在其成书的古代医学时代,《本草》是有重要贡献的,而其主要价值则在搜罗材料之功。相对古代而言,今天某个领域的研究者查资料是很方便的,但在古时候则完全不同,书籍本身很贵,大量的藏书更是不可求,在这种现实下,我们的历史上诞生了众多的XX编、XX库、XX全书等等这样的资料整理类书籍,而这一点我们现在的读者比较难以察觉。
《本草纲目》实际要完成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类似词典性质的搜罗编纂,遵从的是尽量收录的原则,即把所有有可能的药方都搜罗起来,而辨别真伪的工作在客观上留给了后人。所以从今天来看一些非常奇葩的药方就被记录了下来,现代人觉得这些药方很奇葩,难道古人就不会觉得这些药方很可能不靠谱吗?而且要知道现在也会出现“粪便疗法”之类切实有效的医疗方法,我们很难随便判定某些药方就一定是离奇而不可信的。
就算是医学昌明的现代,很多人甚至是很多被人认为是具备高级科学素养的人,一旦恶病缠身,无法被现代医学质料,就往往愿意相信并求助于偏方。可见当我们面对不可避免的厄运时人人都可能变得迷信,我们更不能由此过度苛责古人,否则我们必然也要苛责自己。所以对于李时珍来说,先不根据自己的“偏见”下某种判断结论,而是忠实地记录所有可能的药方,即便这种药方看起来有多奇怪,就显得十分正常和必要。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博物学的、基础性的、记录性的工作,是为可能的后续研究打下数据基础的工作。
我们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并不是想维护古人,而是想顺便谈一谈《说文解字》的性质。《说文》对很多字的解说也和本草记载的很多药方一样是错误的,但是它作为词典性质的那一部分极为重要。如果历史上没有《说文》,我们的汉字解析就会遇到很多困难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想说,有时因为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解释什么反而不重要,而做一些踏实的材料工作反而会被历史铭记。现代的医学家,不会有人去翻古代书籍去找寻灵感,那么本草里面的药方其实几乎全要被否定,所以有价值的那一部分就是实证的描述本草等药材外观、味道如何这样的内容,我想这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6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