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话打一作家名字(不要说话打一作家谜语)

司马南近期视频《情不自禁地歌颂日本,莫言先生为啥自己破防了?》,以莫言《北海道的人》中赞美日本人的事实,证明莫言“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真是一种偏见,不歌颂连自己都做不到。
我以为莫言的《北海道的人》会使其拥趸者有所醒悟,会静默反思。不想“反击”之声依然浩荡,一些奇谈怪论冲撞我们的视听神经。

拥趸者A:不能用真理,也不能用政治标准评价文学价值

不要说话打一作家名字(不要说话打一作家谜语)

“文学艺术的价值不能用真理的标准来评价”?
真理是什么?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的道理。真理的对立面是谬误。

既然不能用真理的标准来评价,那只能用谬误的标准来评价了,岂不谬哉?
“用政治的观点评价更不合适”?
毛主席在《讲话》中说,文艺批评“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莫言确实有句名言:“我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应该超越党派、超越阶级、超越政治、超越国界的。”可以站在更高的位置俯视众生。但是从唯物主义的观点上来看,这种超越是不存在的。

不要说话打一作家名字(不要说话打一作家谜语)

莫言不仅在作品中表现了自己的政治观点,而且作家如何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2009年莫言在德国的富兰克林畅谈了自己的见解:

不要说话打一作家名字(不要说话打一作家谜语)

他说:

“作家的政治观点应该是用文学的、形象化的方式来呈现出来。如果不是用形象化的、文学的方式,那么我们的小说就会变成口号,变成宣传品。所以我想,作家的政治态度,他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确实跟政治家、社会学家的表现方式不一样的。”

莫言在小说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那么对他的政治观点的评价就顺理成章了。怎么能说“用政治的观点评价更不合适”呢?

拥趸者B,是位中国作协会员:不懂少说话,不要不懂装懂

不要说话打一作家名字(不要说话打一作家谜语)

不懂文学的人,还是少说为好!你可以不喜欢莫言的作品,但不要不懂装懂,跟着某大 V 胡喷乱侃。……”

作家的语气好大,这一竿子要打翻几船人呢?

请问作家:文学作品写成以后没有读者参与,它能成为文学作品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又如何解释?

现实往往是“懂文学”的专家与不懂文学的人民群众在评价文学作品上往往是相左的。比如《丰乳肥臀》,北师大张清华教授认为,它是“新历史主义小说”的“扛鼎之作”;而在广大读者中,关于《丰乳肥臀》的挞伐从来都没有停息过。

那么,谁更有资格评价作品的优劣呢?

中国有句俗语: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家作品好不好需要人民大众,广大读者说了算。

毛主席在《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

如果人民群众不满意,那就是口碑不佳。

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

与这位作家同样牛气的还有诗人赵丽华。当贾浅浅的屎尿屁诗被痛批的时候,她出来用一句“大众不懂现代诗”怒怼。

广大人民群众可能不懂文学思潮、流派,但他们明辨是非,懂得善恶,对文学界乌烟瘴气的歪风邪气当然有资格说“不”!

所以,怒斥读者“不懂少说话”“不要不懂装懂”的作家还是少一点好。

拥趸者C,草根评说:曲解了“偏见说”

不要说话打一作家名字(不要说话打一作家谜语)

与前两位相比,草根评说写了一篇大作文,长篇批评司马南:

不要说话打一作家名字(不要说话打一作家谜语)

“作品中对北海道人的描写,尤其是小浅星子的描写,只是对日本人民的善意表达,这有什么可吹毛求疵的呢?”

并以毛主席赞扬日本人民来进行辩护。

本人在司马南的视频与其他网友的评论中,没看到有谁反对莫言赞美日本人民,而是关注了一个事实:莫言声称永远不歌颂,但赞美了北海道的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不要说话打一作家名字(不要说话打一作家谜语)

关于莫言的“偏见说”。草根评说,连写两篇文章“充分说明了这位网红大 V 的错误论断。”但实际上他既没有理解莫言的“偏见”,也没读懂莫言的作品。草根评说说:

“在我看来,莫言“偏见论”的核心根本不是反对歌颂,他本人也有很多歌颂的作品:

“《丰乳肥臀》歌颂了母爱”——请问,有谁愿意自己有这样的母亲呢?随便找一位母亲问问,谁又能容忍不肖子孙兜头浇这污泥浊水!由此看出莫言是无神论者。

“《檀香刑》歌颂了抗击侵略的中国农民”——不怪他们没看懂,因为他们根本不愿动脑子。莫言自评:“展示了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黑暗和残暴。”《檀香刑》中的看客冷血、暴力和残酷,施虐、受虐的癖好令人发指。但是,中国史上这样残忍至极的刑罚是查不到的。

“《红高粱家族》本身就是一部表现高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生命力和充满血性与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

要知道,中国共产党最早在1931年“九.一八”之后就组成东北抗联开始抗日了,比蒋介石遭“西安事变”兵谏,被迫宣布“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早了六年。

而山东人民也是在我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要不怎么叫“革命老区”呢?表现这段斗争历史的有冯德英的长篇小说《苦菜花》。

不要说话打一作家名字(不要说话打一作家谜语)

但《红高粱》却让土匪成了抗日主力。里面虽然也有共产党,却是以反面形象出现的,“我奶奶”被敌人炸死,共产党利用出殡时伏击了余占鳌。难道这就是歌颂?

最后说说草根评说急功近利,断章取义闹出的低级笑话。

不要说话打一作家名字(不要说话打一作家谜语)

草根评说以莫言的这几句诗,来表现莫言的爱国心。但实际上是“断章取义”。

“谁能为公两次来?

我是高密第一人。

冰天雪地锻铮骨,

百死不改中国心。

竖子嘲我不爱国,

吾爱国时句句火!”

单看这几句诗肯定有上下文,本人查找后发现,这是一首长诗的节选。长诗是莫言与他人合办一个公号的发刊词。诗中叙说他一年四次造访日本:

不要说话打一作家名字(不要说话打一作家谜语)

不要说话打一作家名字(不要说话打一作家谜语)

第一次是参观颜真卿的《祭侄稿》(但不知为什么成了日本人的宝贝)第二次看歌舞伎,第三次看樱花,第四次与挚友游。真是诗意人生,悠哉游哉。

不要说话打一作家名字(不要说话打一作家谜语)

莫言《北海道的人》中提过他的同乡刘连仁被日本抓劳工,逃跑后穴居十三年的纪念地。而此次为朋友当向导一同前往,这才有了“谁能为公两次来?我是高密第一人。”的诗句。“公”指的是刘连仁,而非“天下为公”的“公”。

“冰天雪地锻铮骨,百死不改中国心。”这里也是写的是刘连仁。但被草根评说误会成了莫言立志“百死不改中国心”,岂不谬哉!

最后说说被人称道的两句诗:

“竖子嘲我不爱国,吾爱国时句句火!

谁是“竖子”?难道莫言不知道什么是“竖子”吗?这可不是一般的粗口!

“吾爱国时”?难道爱国也凭心情,分时间,有时候爱,有时不爱吗?

确实不懂。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6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