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拼音版全文翻译(人教版弟子规拼音版)

怎样学习弟子规

前面讲了我们为什么首先倡导学习《弟子规》,下面再来说一说我们怎样学习《弟子规》。

学习《弟子规》,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必须从现实生活出发,用现代的、发展的、全面的、科学的观点出发,决不能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学习,更不能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2.学习《弟子规》,不能局限于家庭生活小事,要以小见大,要与社会现实生活相联系。

3.今天学习《弟子规》最好的方法是亲子共读和理解践行。

下面从这三个方面详细讲一讲怎样学习《弟子规》。

1.学习《弟子规》,必须从现实生活出发,用现代的、发展的、全面的、科学的观点出发,决不能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学习,不能用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观点去学习,更不能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任何作品都有时代特征,是时代的产物。《弟子规》也不例外。它是清康熙年间广东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里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加以发挥,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他所倡导的思想,符合当时封建社会的理念,全文以家庭教育为中心,告诫为人子弟所应遵守的孝道和应该遵循的为人、处世、做事的规矩。一度成为启蒙教材,且使用时间久,影响深远。自然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继承和光大。但我们不能局限于字面的理解,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而要从现代的观点出发,用现代的知识,结合现实生活去理解。
举几个有争议的例子。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有人就以《弟子规》中这类话为例说明《弟子规》不适宜学习了,没有了现实意义。其实,这就是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在学习。诚如所言,父母去世,悲咽三年,绝酒肉,好人也会生出病来。然而,我们今天学习,绝不要求像当时的封建社会一样。那时的朝廷官员,必须守制三年,事实上,穷苦百姓还是不能做到的,也是不要求的。那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呢?应该是经常怀念,特别是父母刚刚去世,不能欢歌载舞,大酒大肉,毫无悲伤之情。如果是这样,在今天也是不孝的表现,也会让人戳脊梁骨,为人所不齿的。

再例如“丧尽成,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有人认为这些礼节在现代已经没有必要了。祭祀是骗人的把戏。其实,祭祀死者是一种形式,寄托晚辈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人是有感情的,亲人的永别自然是悲伤的,是难舍的,又是无奈的。因此举行祭祀。祭祀时要恭敬严肃,要想念逝者的音容笑貌,要回忆他们的谆谆教诲,就好像还活着一样。关键是诚心恭敬。至于场面的大小,丧葬的样式,尊重当时当地的公序良俗比较好,不必固执,更不能为讲体面而铺张浪费。

还有“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待奴仆,身贵端。”等等,都应从现实出发,辩证对待,赋予新的含义。关键是理解它的精神内核,不必拘于形式,甚至可以推陈出新。例如《弟子规》中有一句:“揖深圆,拜恭敬。”现在已经不提倡作揖和跪拜了,而是行礼和鞠躬,我们不妨改为“礼行正,鞠躬敬。”等。

2.学习《弟子规》,不能局限于家庭生活小事,要以小见大,要与社会现实生活相联系

《弟子规》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因此大多为日常生活细节。但我们阅读时,要拓展开来,要以小见大。

在家孝顺父母,在学校就要尊敬老师,在单位就要尊重领导。在家兄友弟恭,在学校就是团结同学,在单位就是团结同事,在社会上就是相互尊重,待人以礼。

我在一次义讲中,周社长与学员们共同讨论了“立端正”,如果单从字面理解,就是站立要端正,不能歪歪斜斜。但是,大家想到了做事要认真,要端正态度,然后又联想做人要光明正大,要有公平公正的心态。让我很有启发。

3.今天学习《弟子规》最好的方法是亲子共读和理解践行
亲子共读就是大人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亲子共读有两个好处。一是大人在学习过程中有新的理解,实现第二次成长。第二是做好孩子的榜样,同时可以指导孩子学习。

因为《弟子规》的语言特点,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孩子们诵读。同时,通过诵读加强语感。反复诵读直至背诵。

不理解的背诵符合小孩子的天性,积累知识,到一定的境界时,就会信手拈来,自然运用。

学以致用。学习《弟子规》我们还必须理解践行。理解要与今天的现实相联系,不能生搬硬导。而应该活学活用,根据实际情况在生活中践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5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