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聚力根除微腐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生态
A总书记对风气建设向来十分关注、非常关切,总书记强调:“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风气就是元气,抓好风气建设,“大头”在基层,“末梢”也在基层。“微腐败”虽小,但动摇的是基层建设基础,影响的是全面建设,必须引起思想警醒,深刻剖析原因,认真吸取教训,下力整饬根治。主要讲四个方面:
一、看清“微腐败”的表现
进入新时代,各级坚决贯彻落实A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指示,把风气建设作为蓄底气、固根本、管长远的基础工程,着力纠治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净化了基层风气,凝聚了民心士气,营造了健康和谐的内部氛围。但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基层不良风气的“雾霾”污染还没有全部吹散,人民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还没有完全剔除,少数党员干部仍然不知悔改、胆大妄为、顶风违纪,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是自律不严、吃拿卡要。有的贪欲作祟、雁过拔毛,利用职级晋升、奖励表彰、考核竞赛等时机,巧设名目借机敛财;有的小眼薄皮、唯利是图,认为抽一条烟、吃一顿饭、拿点纪念品不违反大的原则,甚至让下属代买酒水、香烟等物品;有的信奉“官场潜规则”,不送“烟酒”就不“研究”,不来“表示”就不“表态”。
二是公权私用、随意任性。有的把不住思想管不住特权,把“歪招”当“正招”、把“为己”当“为公”;有的违背程序、暗箱操作,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拿原则作交易、拿权力当人情,插手下级敏感事务,让基层单位“当导演”,把人民群众当“傻子”。
三是巧取豪夺、不择手段。有的把岗位和职权当作提钱套现的工具,管钱的套现、管油的卖油,甚至用公款支付水电费、电话费等日常生活费用;有的虚报名目、滥竽充数,提供虚假证明、隐瞒真实情况,违规报销、侵占、冒领津贴。
四是媚上欺下、溜须拍马。有的重官意、轻民意,想问题、办事情不管群众不满意,只怕上级不注意;有的“多栽花、少栽刺”,讲成绩多、说问题少,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视而不见、回避不提;有的重人脉、轻实情,热衷与上级拉关系、处感情,处理问题不考虑实际、不顾及政绩,甚至损害单位发展前景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讨好小群体。
五是功利庸俗、拉帮结派。有的信奉庸俗文化、搞亲疏有别,钟情“有钱人”,照顾“关系户”,迁就“身边人”,偏爱“小老乡”;有的惯于请吃吃请、把酒言欢,认为“工作用酒统”“感情用酒处”“关系靠酒交”;有的趋炎附势、世俗功利,把攀拉有权的当本事、把结交有钱的当面子。
六是偷奸耍滑、贪图享受。有的说一套、做一套,不以身作则、不一线把关,下属在前面干,自己在后面看;有的标准不高、得过且过,工作上始终被动应付、推诿塞责,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即便过不去,也不能拿我怎么的;有的以己为大、以利为大,在奖励表彰、福利待遇面前从不谦让,对单位建设不上心,对群众利益不关心。
七是情趣低俗、交往不纯。有的失德失节、趣味低级,盲目追求灯红酒绿和精神刺激,违规出入地方娱乐场所,乱搞两性关系;有的价值观偏移,认为“我的地盘我做主”“花自己挣的钱天经地义”;有的追求“时尚”、紧跟“潮流”,置党规条纪和三令五申于不顾,热衷网络直播、网络交友。
八是思想后进,行为懒惰。有的主动作为不够,认为“微腐败”远在天边,都是领导的事,与个体无关。有的扛起责任不够,自主抓建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有的坚持原则不够,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问题面前畏手畏脚,对身边的违纪行为不管不问,也不向组织报告。
九是我行我素,任意妄为。有的心存侥幸,认为只要不犯什么原则性问题,平时作风纪律上一点小错误不算什么。有的目无法纪,刀悬头而手不停,明明知道违反了党规**,也敢于以身试法。有的个人至上,个人想法一时没有如愿,“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工作消极、背后乱发表议论甚至无事生非的情况还有存在。
二、认清“微腐败”的危害
基层微腐败,表象是“微”,实质是“腐”,结果是“败”。它啃食的是人民群众对正风反腐的获得感和信心,侵蚀的是单位建设和党心民心,削弱的是各级党组织的公信力和威信。蚁穴虽小溃大堤,蝗虫多了吞沃野。我感到,对于“微腐败”的危害,主要有“五伤”:
一是“伤魂”——动摇的是理想信念。A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青年党员正处于理想信念的培塑期,如果“微腐败”的不正之风横行,面对的都是“金钱观”“利益观”“关系学”“官场学”,就会导致有的同志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扭曲,让初心在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中埋没。
二是“伤神”――分散的是组织精力。一个单位风气不正,必然在单位内部产生各种矛盾,引发各种问题,当各级党组织把时间精力都用在处理这些矛盾问题时,必然影响正常工作开展,对单位全面建设带来影响。
三是“伤形”——损害的是党员形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各级党员干部都是从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也因此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尊重和爱戴。但“微腐败”等现象存在,只要发生一例就会让党员形象减损一分,党群干群关系疏远一分。
四是“伤心”——伤害的是群众感情。每一名党员都是怀着对成为人民公仆的美好憧憬来到这里的。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认真履职,失职渎职,上行下效,就会带偏年轻同志的“三观”,动摇单位建设发展根基,甚至导致违规违纪,会单位建设留下累累伤痕,既伤害了上下级之间的深厚情谊,还影响改革发展的成效。
五是“伤元”——破坏的是内部风气。风气是一个单位的元气,破坏风气就是破坏元气。从发展规律来看,大凡风气好时,单位建设发展就顺。团结力、凝聚力就强;风气不好时,建设的根基就弱,整体的向心力就弱。
三、剖析产生“微腐败”的原因
“微腐败”与“腐败”的区别在于“微”,微,可以理解为腐败行为本身很小,行为比较普遍。正因为“微”,所以在思想上很难觉察,群众的态度多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微腐败”就像微小的创伤,如果任其发展,就有可能感染扩散,伤及生命。找寻“微腐败”深层的思想原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从苗头上铲除“微腐败”,杜绝“微腐败”发生。
一是“人情世故”有偏差。《红楼梦》中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情”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发展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从小到大,长辈们或多或少的教导过我们要懂得“人情世故”,否则将会艰难难行。我们可将“人情世故”理解为“情商”,就拿“称赞”来说,“称赞别人”是情商中一条重要规则,别人听完后会心情舒畅,彼此的印象也就好了,但是在美国军事法典中专门规定不要当面赞颂领导。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下级迎合上级,考核走形式、表彰搞分配这些看似“高情商”的举动,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败坏风气。有些人把吃喝送礼看成是正常的“礼尚往来”,红白喜事带上香烟、特产送领导等,这些看似人情,实则给了他人搭建了“套近乎”“拉关系”“寻私情”的平台,一旦被“糖衣炮弹”击中,最终只会“吃人嘴软,拿人手软”,出现“不敢管”“管不严”的现象,给单位全面建设带来危害。不可否认,人情达练的人办起事来,如鱼得水,但是要注意对“人情世故”的理解,认清权与利、搞清公与私的关系,哪些是人情,哪些不是人情,偏解、误解、曲解“人情世故”,或以“人情世故”为幌子,只会引发“微腐败”败坏单位风气,影响党心士气。
二是“思维定势”难扭转。浇风易渐,淳化难归。所谓思维定势,其实就是按照积累的经验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思维方式。从各级通报来看,“微腐败”问题久治不愈,原因就在于很多“微腐败”的行为长期以来已形成“思维定势”,而这种“思维定势”的产生不可避免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比如找人办事要送礼,领导干部“开小灶”,占公家便宜很正常,这样的“思维定势”还存在很大惯性,一时难于扭转。网络上有言“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这里的“套路”是指“熟悉的好用的方式方法”。其实是就是一种“思维定势”,好的“思维定势”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的找出解决常见问题的方法路子,但是对于某些长期以来形成的“套路”要加以甄别,一些不合时宜、影响风气的“套路”,一些“陈规陋习”“潜规则”应当予以坚决剔除。
三是“标准要求”不入心。各级党组织都是落实党中央规定最坚决、最彻底的集体,反腐倡廉更是如此。各级对“微腐败”越来越重视,但是仍有人把握不准要求,认为“微腐败”只会“微”处理,甚至不处理,对于**条规置若罔闻,根本不上心,依旧我行我素。如执行“禁酒令”时,自认为喝酒是自己的事,想喝就喝,还有找人办事是象征性的支付费用,认为我给了100元,部属给我办了200元事情,这是没什么大不了,全然不顾各类已多次出现,警示再三的违纪通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5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