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党组副书记在纪念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纪念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化政治交接,凝聚政治共识,缅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促进我们更加自觉地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不断开创多党合作事业新局面。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记录过去,见证现在,昭示未来。
75年前,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发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同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协商建国的序幕,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成为统一战线、多党合作乃至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75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勠力同心、团结奋斗,共同走过了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多党合作事业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纳入党的基本方略,大力推进多党合作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彰显出独特优势,也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今年是“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也是民主党派市级组织换届的第一年。前期,市委统战部对开展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活动进行了系统安排,各民主党派也通过不同方式开展了纪念活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刚才,大家的发言重温了“五一口号”发布的这段历史,回顾了各自党派响应“五一口号”、在*的发展以及*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历程,按照“四新”“三好”的要求,就更好发挥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提出了工作思路、工作方向和工作安排,讲得都很好,听了很受启发。现在,我讲四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第一、要重温历史,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5年前的中国,自辛亥革命以来,再次面临道路选择。全国各政治派别、社会团体面临“组建什么样的政府”“形成什么样的政党制度”,以及与此紧密联系的“建什么样的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的重大抉择问题。在这一历史转折时刻,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为迎接全国解放、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发布了经毛主席亲自修改并定稿的《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和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同时,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一经发布,就迅速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海外华侨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欢迎,各方面不仅通过发表宣言、通电和谈话等方式积极响应,而且纷纷应邀奔赴解放区与中国共产党共商建国大计,为新中国的建立建言献策,开始一起为建立新中国并肩奋斗。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热烈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开展新政协运动,是一次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我教育、不断提高政治觉悟的过程,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抛弃“第三条道路”幻想、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同时也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新征程,掀开了中国政党制度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新篇章。回顾历史,抚今追昔,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多党合作历史永不褪色、多党合作制度优势明显、多党合作事业前景广阔。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忘合作初心,传承优良传统,推动多党合作制度不断彰显出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第二、要继承传统,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经历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历史时刻,见证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和奋斗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智慧的结晶。“五一口号”的发布,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注入了红色基因,奠定了坚实基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1956年根据国内阶级状况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从而形成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又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扩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中共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38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