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x大心得体会:以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建设增强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盛会)

高校XX大心得:以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建设增强高校人才培养能力
    党的XX大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和国际人才竞争新态势,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进行战略设计,强调“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新时代全面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我国研究生教育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加强研究生导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研究生导师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增强高校人才培养质效尤为关键。
    一、深刻把握研究生导师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我国加快建设一流导师队伍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举。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指出:“研究生导师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明确要求研究生导师要落实“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要在“为谁培养人”上把好政治关,在“培养什么人”上把好质量关,在“如何培养人”上把好能力关,切实履行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将人才培养放在工作首位,既要抓好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当好研究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指导者”;又要抓好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当好研究生成长为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引路人”。高校要以研究生师德师风建设为主渠道,使研究生导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育人价值追求和中华文化立场,肩负起为党和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力量。
    二、以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建设促进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一大批“黄大年式”创新教学团队和“双带头人”研究生导师等先进模范涌现出来,为深化新时代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入了活力。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研究生导师存在“第一责任”断链、导学关系庸俗化、违规违纪行为等师德师风失范问题。高校通过加强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建设来全面增强高校人才培养质效,需要分析和解决当前研究生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机制有待完善。构建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高校既要将育人职责落实到每一名教师、每一门课程、每一项工作之上,又要重点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门化育人职责,其中包括落实研究生导师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当前,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机制仍然存在薄弱环节,部分研究生导师对自身肩负的立德树人职责认识不清,在面对研究生人数多和培养的类型多、层次多等情况,一些研究生导师对“第一责任”是什么,如何落实“第一责任”缺乏科学认识。还有一些研究生导师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辅导员的事、是本科教育阶段的事,研究生只有多做实验、多发论文、多出成果才是“正道”“王道”等。而高校在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机制方面,更多地关注研究生导师的科研能力,忽视对研究生导师育人职责履行的评价考核机制的建设,或仅停留在对研究生导师育人职责的政策宣传和口头动员的层面,只有在对研究生培育问题追责时才会强调研究生导师的“第一责任”,阻碍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
2.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有待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通过成立人才工作办公室和教师工作部、制定一系列教师行为准则和管理制度,以及开展各类培养培训活动等方式增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但在对研究生导师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研究生导师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一方面,部分高校简单地以守住“底线”和不碰“红线”来严格约束研究生导师的思想和行为,而对部分研究生导师存在的“西化”思想、封建残余观念,以及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想倾向,缺乏及时性、针对性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24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