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现在,我围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与大家交流工作和学习体会,不当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关键之年,做好经济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善于做经济工作,是领导干部能力十分紧要的方面。”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之大者”,主动挑担上肩,不断提升做好经济工作的能力本领,全力打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仗。
   一、准确把握经济工作的本质与要求
   经济工作的核心在于协调和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本质在于通过科学调控和有效治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财富的持续增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实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工作要从“速度优先”转向“质量优先”,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接近40%,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充分彰显了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二)防范化解经济风险,保障发展安全。经济工作的另一个重要使命,就是防范和化解重大经济风险,保障经济运行的安全与稳定。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明确指出,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并将“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作为2025年必须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防范化解这些风险,需要党员干部提升精准研判和科学应对能力,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回应人民期待。经济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些结构性矛盾,如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与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并存、区域发展不平衡与资源浪费并存等,这些均指向资源配置效率不足问题。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要求党员干部在做经济工作时要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努力“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
   二、全面提升做好经济工作的能力本领
全面提升做好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本领,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92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