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年度考核个人总结德能勤绩廉,个人年度考核个人总结2022教师

每到年终岁尾,就是我们做总结的时候——这是一个人人期盼又人人害怕的时候。学校教师、学生也不例外——学生当然要进行学年考试,考得好过一个好年,考不好这个春节就别指望谁发红包了。而教师呢?也指望着这一次学生考试成绩出个彩——学校教育信奉“结果决定论”,一个教师教育情怀、教学水平能力怎么样,就看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特别是期中考、学年末考这两次成绩,决定着教师这一年的评优评先结果。

这就是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所推行的“绩效评价制度”,国家财政依据这个评价给予教师“绩效奖励”经费——这个绩效奖怎么发放有些不同意见,但更大的意见是,把这个绩效评价当做是“教育激励”是否合适。

其中,我们要思考的是,学校教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激励”?教师“激励”有些什么样的原则、规律或策略?

据对基础教育的观察,一线教师对目前的“激励”模式意见较大:每年“五一”节、“七一”节、教师节等节点到来时,教育主管部门都要给基层学校下达一定比例的荣誉表彰名额,学校按名额组织自评、互评投票,确定若干人选,推荐给上级组织给予先进表彰,结果是少数“中奖者”心情愉悦,其他教师心情沮丧。

我们不能指责教师们心胸狭隘,计较名利,或欠缺欣赏别人成绩的风度,而要反思教育评价和激励制度的问题和不足。据说欧美发达国家是不太重视荣誉激励的,个中原因也值得我们研究。从我们观察看,教育工作需要集体协作,一个孩子的成长功劳是一个群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尽管某个教师会产生“关键影响”,但很把孩子们的成长成才归于哪一个教师,而奖励是针对个人的,它放大了群体贡献中的个人差距,刺激了群体内每个成员的计较心。评奖过程中,人缘比重大,特别是网络拉票活动,让许多淡泊名利的教师非常痛苦。这种人缘比拼,刺激了虚荣心、投机心。而且,传统奖励方案大多具有主观性、机械性和“计划分配”特点,依名额定对象,并层层累积,形成“马太效应”,加剧了不平衡心态。

这样的“奖励”效应表现在教师利益分配的每个方面,如各级各类的评先评优、干部竞聘和考核提拔、名优骨干的培训等,都会产生细微末节的利益算计,常常在有序的日常工作中激起不平心、不爽感。

为什么大多数教师不欢迎目前的激励制度?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人性的弱点,羡慕嫉妒恨,或将“公平”误解为“平均主义”;

(2)按现有绩效制度,先进教师已经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获得够多了;他们享受着“马太效应”般的福利:校先进——区先进——县市先进——省先进,荣誉累积的结果非常令人不适,因为日常工作贡献不见得有多突出;

(3)工作责任分工不明确,付出与所得不相称;

(4)绩效估价过低,奖励报酬估价过高;

(5)面对竞争有心无力,自甘末流,排斥激励。

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这些因素导致激励的边际效益越来越低,出现“佛系”心态等消极现象。

我们认为,我们的教师群体整体上是有教育情怀的,他们每个人在各自的命运因缘际会中,皈依教师行例,都是有心理、专业和职业信念准备的。或许他们的个体生命是卑微的,在生存的稻粱谋方面也不乏苟且,在职业的社会形象方面更缺乏光彩,但在道德素养、博学多才、入职门坎、工作辛劳等方面却位居各职业前例。也是因为各人的因缘际会,他们的工作成效大不相同,根据贡献,我们表彰先进、激励后进——这并非必需、也并非唯一。

如何不改变传统和惯性,让激励制度发生效力,让大家认同?

如何让更多教师、而不是少数精英从这个制度中产生“获得感”“尊严感”?

如何改进绩效考核制度,评选出真正的先进,让大家心服口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