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总结(2996字)

某市整治形式主义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总结(2996字)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从思想上“解题”,树立正确“权责观”。一是召开会议制定文件。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明确任务、部署要求,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纳入全市综合考评体系,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市纪委监委、市委办公室、市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组成督查组,对各县(市、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情况,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和集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督查。二是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印发资料、举办专题讲座和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三是深入基层宣传宣讲。市委党校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相关课程纳入主体班学习培训内容;组织开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工作回顾”专题展巡展,以案说纪说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从机制上“解题”,画好职责“硬杠杠”。一是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按照“属地管理、统筹协调”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市乡村三级联动服务管理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同时,推动机关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实现优势互补、共驻共建,构建完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二是坚持权责统一原则。在全面梳理乡镇权责清单、编制《市乡党政共同责任清单》的基础上,推行《市直部门与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市直部门派驻乡镇(街道)机构权责清单》,逐步形成《市级权责清单》《乡镇级权责清单》《村(社区)级权责清单》,有效解决“看得到的管不到、管得到的看不到”的问题。三是坚持务实管用原则。围绕便民服务事项,探索建立乡镇“就近办”制度和村级“代办+延时”服务制度;在全市26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创新实施村级事务准入制度,构建起“准入准营”运行机制;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现网上平台延伸基层服务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从职权上“解题”,赋予基层“新职权”。一是依法依规下放职权。对应中央和省委规定下放的管理权限,我市均已全部承接到位并严格执行。对应市本级权力下放事项,各县(市、区)、开发区也都按法定程序承接到位,并结合实际调整完善了使用手册和流程图。二是实施村级组织事务准入制度。制定《市村级组织事务准入目录》,将村级组织事务分为三大类14小项,其中涉及行政许可类8小项,行政确认类3小项,其他行政权力类3小项。严格落实准入制度,做到“应进必进”,促进村级组织依法履职尽责。同时,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每年对村级组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议。三是建立民生事项清单。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领域事项,依据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规定,全面梳理出各类民生事项目录,形成《市民生事项清单》,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四)从作风上“解题”,激发干部担当作为。一是完善日常监督机制。制定《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容错纠错和澄清保护机制,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二是加强监督检查。紧盯关键时间节点,通过电话抽查、实地查访等方式,了解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情况,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2024年,我们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情况进行了摸底排查,目前未发现反映市纪委监委干部的问题线索。三是健全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制定《市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若干措施》,在问责工作中准确运用“三个区分开来”,对无意过失或客观原因造成失误错误的干部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帮助其汲取教训、改进提高,有效化解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良好氛围。
    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问题
(一)不同程度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现象。一些单位对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认识不足,缺乏深入研究和谋划安排,没有结合实际提出具体落实举措,甚至为了“好看”,盲目降低标准搞“面子工程”。服务意识不强,落实“四个第一”意识不够强,致使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得不到很好落实。比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虽已正式启动,但个别村还是以传统方式进行村庄清洁行动。再如: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每个县(市、区)建成1个以上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的目标还远未实现等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5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