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读了琦君的《玳瑁发卡》,颇有些感悟,记录下来。
《玳瑁发卡》其实是收录了台湾作家琦君的三篇散文故事,书名就按第一个故事的名字命名了,三个故事不仅让你在亲切的文字中感受到与主人公类似的经历,更让人深思。
第一个故事《玳瑁发卡》描述了学生时代学校里不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故事,我们都经历过学校的教育,也碰到过不同教育风格的的老师,有的引导式、有的管教式、有的春风化雨式,其实他们都是一个目的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玳瑁发卡》里触发我思考的是教监沈先生给孩子们将制度的话:
校规不是校长一个人制定的,校规是团体生活的规范,个人的意愿或喜好与群体规范相抵触时,一定要牺牲个人的意愿与喜好,遵守群体规范,人类社会才会和谐,才会有进步。做学生的时候,就要养成这种好习惯。你只要多想一想,就不会生别人气。”
以及沈先生引导孩子们认识个人美与集体美的关系:
“学校规定你们头发的长度,也不许戴饰物,第一是为了表现团体精神。整齐划一就是一种美。第二是让你们专心学业,不为头发留什么式样而分心烦恼。第三是节省你们梳洗时间,都是为你们好呀!”
第二个故事《一对金手镯》真的让人读了以后心里非常的不平静,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个从小到大一起成长起来的小伙伴,在孩子时代,天真的童年没有任何的阶层,高低贵贱、贫富差距、家庭背景都不影响小伙伴之间的友谊,但长大后,各自成人,认知的差距、阶层的差距让我们再也找不到那种亲切感了。这就是无法避免的阶层差距,人生就是如此残酷。
很欣赏书里面的这个对话:
我说:“命好不好是由自己争的。”
她说:“怎么跟命争呢?”
她神情有点儿黯淡,却仍旧笑嘻嘻的。我想如果不是我一同吃她母亲的奶,她也不会有这种比较的心理,所以还是别把这一类的话跟她说得太多,免得她知道太多了,以后心里会不快乐的。
人生的际遇各自不同,我们虽同在一个怀抱中吃奶,我却因家庭背景不同,有机会受教育。她呢?能安安分分、快快乐乐做个孝顺媳妇、勤劳妻子、生儿育女的慈爱母亲,就是她一生的幸福了。
第三个故事《阿荣伯伯》就催人泪下了,一个庸人陪伴了大小姐一个童年,不仅仅给了女孩生活的安全感,还用非常朴素的话教会了孩子独立的精神。很欣赏阿荣的这段话:
“小春,人是说不定的。要是有一天,你也是一个人跑到一处陌生地方,没有人看顾你,你也要自己看顾自己的,你会吗?”
“我想我会的,不过我不愿意这样,至少你,阿荣伯伯,你总要伴着我的。”
“我年纪大了,你还这么小,你爸爸妈妈年岁也会老,将来你总要自己撑天下的,小春,记得阿荣伯伯的话,要自己撑天下。”
“阿荣伯伯,你真好,等我长大了,到哪儿都要你做伴。”
“傻孩子,这是办不到的,就连你自己的爸妈都不会一辈子伴着你,你一定要学得能干点,要样样自己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5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