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翻译定律
在进入正题之前,先来欣赏一篇关于诗歌英译中的有趣段子。资料来自同学微信群,作者未署名,不知原创何人,在此先向作者谢过。摘录如下:
英语原诗: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you love the winds,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at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其一,现代直译版:
你说你喜欢雨,
但是下雨的时候你却撑开了伞;
你说你喜欢阳光,
但当阳光播撒的时候,
你却躲在阴凉之地;
你说你喜欢风,
但风吹起的时候,
你却关上了窗户。
你同样说过你爱我,
我害怕……
其二,用诗经体翻译:
子言慕雨,启伞避之
子言好阳,寻荫躲之
子言喜风,阖户离之
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其三,用离骚体翻译:
君乐雨兮启伞枝
君乐光兮林避日
君乐风兮栏帐起
君乐吾兮吾心忧
其四,用五言律诗翻译:
恋雨偏打伞
爱阳却趋荫
风来掩窗扉
叶公惊游龙
片言只语短
相思缱绻长
郎君言爱我
不敢细思量
其五,用七言绝句翻译:
微茫烟雨伞轻移
喜日偏来树底栖
一任风吹窗紧闭
付君心事总犹疑
其六,用七言律诗翻译:
江南三月雨微茫
罗伞轻撑细细香
日送微醺如梦寐
身依浓翠趁荫凉
忽闻风籁传朱阁
轻蹙娥眉锁碧窗
一片相思君莫解
锦池只恐散鸳鸯
不知世界上是否还有第二种语言能像汉语这样,拥有如此美的韵律,如此丰富的表现形式及强大情感和思想表现力!不同民族间并非所有的文化形式都可以互译,例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这些本身就是独立存在的艺术表现形式,无可翻译。从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来说,中国画和西方油画完全不同,无法“互译”。要欣赏一幅中国画,看就是了,没必要用油画或水彩进行“翻译”另画一张。有人不信这个邪,偏要“翻译”一下,结果就创造了另一幅西方绘画作品,和被“翻译”的中国画没啥关系。或者说,面对同一个风景,中西方画家用不同的表现手段画了两幅不同的作品。他们内容相同,但材料、风格、手法、意境、思想互不相通,各自独立存在。即使是文字形式,也不是都可以翻译的。比如书法,内容属于文字信息,但表现形式则属于视觉艺术,和中国画同气连枝,也属于不可翻译范围。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亦有类似之处。
狭义的翻译,是将一种文化的语言文字内容,用另一种文化形式予以表现的过程及成果。包括语言互译,方言互译,文学互译(包括小说、诗歌等),非文学互译(包括科技、商务、法律、医药医疗等),也包括同一文化内的古文翻译、释译等。当诗歌作为叙事表达时,勉强可以通过不同文字间互译,类似一般文章、小说等,比如将古希腊荷马史诗翻译成中文。而作为表达个人思想情感表现手段时,翻译的效果就大打折扣。理论上任何翻译都无法百分之百反映原诗所携带的思想、历史、文化、韵律、情感、语感、意境、画面等等信息素,并且,由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成西语,和由西语诗歌翻译成中国古典诗词,客观存在两种不同的结果。
在上一篇中西传统诗歌比较中可以看出,较之于西方拼音文字,中国象形汉字系统自带的先天优势,导致两个完全不同系统、不同级别语言之间的翻译出现不对称的结局。将汉语诗歌翻为西语时,遇到成语时根本无法匹配到携带相应意义的拼音词组,翻译结果只能是有其形而无其魂。要想尽可能多地反映成语的内涵,只能采用更多词汇加以描述。这样做对于散文、小说翻译问题不大,但对诗歌来讲,则破坏了诗歌的韵律及高度抽象特征,真是两难。
试想将初唐诗人王勃的骈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翻成西语勉强可行的话,但接着翻译“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就会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了。直译的话不知所云,意译的话,就不是诗歌翻译,而变成诗歌注解了。
相对而言,高级语言可以覆盖包容低级语言,反之则不行。更形象的比喻就是大人的语言可以很好地涵盖孩童的话,而孩童的话无法表达大人的思想。对于西方印欧语系下的英语、法语、德语、瑞典语、意大利语等等几十种语言,由于同属一个语系同处一个级别,他们之间的诗歌互译障碍就小得多。既然诗歌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文化交流,当信息量流失过多时,也就失去了文化交流意义。
纵观以上分析,在或可进行翻译的语言领域,总结出以下翻译定律:F=Y/W。其中:
F表示翻译件信息量留存,
Y表示原作品信息量,
W表示原作品文学指数。
假设原作品信息量Y为1,原作品文学指数W1-10,W变化阶梯大致分布如下:科学文章1,法律文件2,商务文件3,社会评论4,文学评论5,报告文学6,小说7,散文8,叙事诗9、情感诗10。
将W依次代入公式,可以得出:翻译后科学文章信息量留存为1,即达到100%,情感诗信息量留存仅为1/10,即只剩10%。从科学文章到诗歌,量变到质变,从可以百分之百翻译到几乎不能翻译,是随作品文学性的不断增强,展现出逐渐下降趋势。科学文章和诗歌占据两头,诗歌翻译的难度之高,翻译后信息量流失之大,一目了然。
上述分析是以理工科的“定量”方法,借用来描述语言文字翻译的难易程度。事实上,所谓的定量,其实也是一种相对的定性结果,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定量分析。比如,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传统诗歌相比,必然存在文学指数的差异,其中若涉及到文字中携带的历史信息、情感信息时,差异更是成倍放大。总体上说,相同文字数量级的诗歌,中国古典诗歌的信息量,要明显大于西方印欧语系传统诗歌,也可以说前者的文学指数高于后者。若套用上述定律,则由中文翻西语,要比西语翻中文,所丢失的信息量大。这从另一个角度是对上一篇中西传统诗歌比较中七点总结的注脚。
判断中国古典诗歌能否有效翻译成西语,另一个方式是先将中国古典诗歌翻成西语,在不讲明原诗出处的情况下,再由西语翻回汉语,这样一个循环下来,内容的偏移兴许还能容忍,但形式上的变化早已面目全非,此诗非彼诗了。一首中国古典诗歌的成功之处,内容只是一个方面,某种意义上讲,诗歌形式起到的作用与内容相比,重要性不相上下。可以说,将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成西语所造成的文化信息流失程度,几乎大到完全失去文学交流的意义。
We wish each other a long life so as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is graceful moonlight, even though miles apart.
将这首“英文诗歌”翻成中文,你大抵会翻成这样:
我们相互盼望生命长长久久,
以期共享这美丽的月光,
即是远隔万水千山。
现在我告诉你,这首英文诗歌是由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翻过去的,你一定会先大吃一惊,后哑然失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