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产棉区,记得小时候干的第一件农活就是摘棉花,那时大概有六七岁的样子。
华北平原的棉花棵长得高大,有一米多高的样子,大人进去露着肩膀,小孩儿进去就看不到人影了。前几年去过新疆,棉花地一眼望不到边,但棉株很矮,摘棉花的人腰需要弯得很低,十分辛苦,好在现在已经是用机器摘了,看起来好壮观。
摘棉花时,小孩儿拿个布兜挂在脖子上,走在妈妈、姐姐的前面。棉花摘过,留下一个梅花形的空壳,尖尖的头很扎人,但小小的年纪好像也没被扎过,大人倒是扎的满手倒刺。
小孩儿专捡大朵的、好看的棉花摘,用一只手抓住棉花头往外拽,摘不干净也不管,自有大人在后边蹓一遍收拾残局。摘不了一会儿,抬头看不到天,就没有耐心了,会蹲下来喝水,乖乖原地不动等妈妈姐姐,不敢乱跑,否则就淹没在棉花的海洋里了。华北平原的地垅很长,小孩儿走丢了得一堆大人找。十二三岁后我一个人可以去摘棉花了,曾经走丢过一次,吓得哇哇直哭,妈妈找到我时已经满脸花,头发被花棵挂的披头撒发,至今记忆犹新。
棉花是从下往上一层层次第分五六次开放的,像花一样。一块儿地一层摘完了,再换另一块地,几块地全部摘了一遍后,前边的又白花花一片了。开败了或雨淋了再摘,棉花品质就下降了。
地离家远,盛花期需要住到地里,中午生产队派人送饭或者在地头做饭,以便节省路途往返的时间。集体吃饭的热闹消除了劳动的疲惫,孩子们聚在地头疯跑,吃得肚子溜圆。
大人摘棉花是把一个单子绑在腰上,前边留个口放棉花,以便腾出双手同时采摘。一天下来,腰累得直不起来。公分是按每个人摘的棉花多少计算的,每天称棉花时最热闹,有实力得冠军的几个年轻姑娘总是暗暗较劲,得了冠军忍不住眠着嘴笑。
一个棉花季大约四十天,只有产棉区的人们才知道摘棉花有多累多苦。摘棉花是女人孩子们的事儿,男人还有其它重活要干,其实他们摘一天腰疼的就撑不下去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