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哲学逻辑

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哲学逻辑
    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哲学的高度深化对改革的认识,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董振华。
    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性、批判性和革命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必然是一个不断改革的历史过程
    记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适应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变化的必然要求。如何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逻辑?
    董振华: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性、批判性和革命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必然是一个不断改革的历史过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不断革命的改革精神。
    第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内在蕴含着不断改革的革命逻辑。实践性是我们理解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视角。这一现实的革命性实践就是共产主义运动,也就是社会主义运动。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因此,共产主义除了是对理想社会的一种展望和设想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把它当成革命性实践运动来理解,是基于一定现实、解决有限的事实和无限的价值之间矛盾的历史实践。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一大区别,就在于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把社会主义看作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过程。”
    第二,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要求不崇拜任何东西,社会主义必然是一个不断改革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让人民大众摆脱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的奴役和压迫,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实现这一根本价值追求的现实路径在于革命性的实践。社会主义作为人类解放的一种社会形态和历史过程,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通过不断改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历史性实践,以“造福人民,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为价值追求,随着时代变迁、问题转换、主题转移而不断改变其具体的制度安排和实践形式。
    第三,全面深化改革要不断在革命性实践中开拓创新。只有勇于实践,才能解放思想,获得真理。邓小平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我们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唯一的办法就是敢闯敢试,不断地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通过实践获得新认识、新理论,通过实践来检验认识,再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理论,最终形成真理性的认识。一个观点,一种思路,一个办法,是否正确,要由实践作结论,“拿事实来说话”,不要搞抽象争论,不要动不动就拿本本来,动不动就“想当年”。凡是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就坚持,不管有什么非议,不管有什么干扰,都要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没有钉钉子的挤劲和钻劲,没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思想观念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就很难突破。只有以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敢于动真碰硬,敢于向自己开刀,才能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
    在“要不要改革”的问题上要保持战略定力,“往哪里改革”的问题上要确保正确方向,“改什么”的问题上要坚持问题导向
    记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按照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的方向、任务和目标?
    董振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改革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要不要改革”的问题上要保持战略定力。改革开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0多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改革总是在路上,既有主要矛盾又有次要矛盾,既有增量又有存量。一切具体的改革都应该具有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解决问题中推进改革,以改革的办法促进问题的解决。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都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凝聚共识,使全党全社会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寻求最大公约数,汇聚起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正能量。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过程,在“往哪里改革”的问题上要确保正确方向。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战略定力,确立底线思维,不为各种错误观点所左右,不为各种纷争干扰所迷惑,该改的坚决改,不能改的坚决守住,牢牢把握改革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机制和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我们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4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