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肩负使命走好创新之路
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
(2024年8月23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9000多名研究生新同学将在清华开启新的学习生涯。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创新是研究生学习生活的主旋律。清华厚重的文化底蕴、活跃的学术氛围、先进的科研条件、开放的办学格局,将为你们追逐创新梦想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帮助你们成长为强国建设的生力军。
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一次次颠覆性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近代以来,我国屡次与科技和产业革命失之交臂。落后挨打、饱受欺凌的惨痛历史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是百年变局中的“关键变量”,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才能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清华诞生于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的深重苦难中,自建校起就被打上了知耻图强的烙印,在办学实践中铸就了人文日新的精神。自强成就卓越,创新塑造未来。清华人要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将创新精神作为自强精神在新时代的最好展现,在创新之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对拓展认知疆域、推动文明进步的渴求,让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两千多年前,屈原在《天问》中提出了170多个问题,反映了人类对世界本源和万物奥秘的求索。千百年来,从勾股定理到代数拓扑,从日心说到相对论,从进化论到分子生物学,人类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对世界的理解越来越深刻。《科学》杂志在创刊125周年之际公布了最前沿的125个科学问题,显示了人类不断突破认知边界的雄心壮志。对知识和真理的探求,增进了人类的智慧和福祉。在从蛮荒走向文明的历程中,人类始终为蚊虫传播的各种疾病所困扰。我校基础医学院程功教授团队研究发现,云南自然环境高度相似的两个地区,登革热发病率截然不同,这与环境中是否存在一种能有效抑制蚊媒病毒传播的共生菌有关。由此,他们提出了通过环境干预防控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全新解决方案。创新推动了文明形态的演进与更替,必然伴随着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变革。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厚积淀、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认识和回答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我校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汪晖老师的著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立足宏阔历史框架、融会中西各家思想,在深刻反思西方现代性话语体系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中国现代性的思想内核,在全球产生了广泛影响。同学们,今年我校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的9项成果,无一不是清华师生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发展,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的结果。希望你们继承和发扬爱国奉献、追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45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