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扬鞭自奋蹄 越是艰难越向前
按照计划安排,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关于自觉主动的话题。实践证明,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自觉,让受教育者主动的自发的听党话跟党走,确保各级党委的指示要求落地落实。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自觉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绍兴学院讲课时,用了3个星期6堂课的时间讲解文化。其中,他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梁与两个老作家一同坐着外交部的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飘着雨,前边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断地从后窗看着梁的车。车轮滚起的尘土扑向梁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梁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正说着,前面的车突然停下来了,下来一位先生,对梁的司机嘀咕了几句,然后又回到车上,把车靠在路边,让他们先过。梁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他说,“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边,这不公平!”
这位先生还说,“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梁晓声说,就这句话,让他羞愧了好几天。于是便有他后来笔下的名句,什么是文化,就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什么是“自觉”。新华字典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自己感觉到。出自《孔子家语·致思》:吾有三失,晚不自觉。唐杜甫《复愁》诗之十一:“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长治女子》:自觉奔波殆极,就榻憩坐;另一种是,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郭沫若《<新儿女英雄传>序》:“只要你有自觉,求进步,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哲学词典对“自觉”解释是:人作为主体对自我本身的存在方式的感性认知及由此延展出的对自我本身以外的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通俗解读,就是能在理性认识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包括认识和发展自身,认识和改造世界。著名的“我是谁”的哲学问题,讲的就是人的“自觉”意识。
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讲,关于自觉的内涵和外延很多,比如文化自觉、社会自觉、道德自觉、法治自觉,等等。那么,对于我们新时代党员来讲,自觉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深刻指出,要提高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我理解,总书记这“三个自觉”,就是为我们如何践行自觉立起总纲、发出号令,思考之时,脑海中浮现3幅画像。
一个女人,自觉为党保守秘密的江姐。央视前段时间比较热的一个栏目《一封家书》,播出了江竹筠牺牲前的最后家书,家书中“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之坚定话语,体现了这名女党员如磐的对党信念和政治自觉。她受刑依然坚持学习,在与友人信中写道,“我们在牢里也不白坐,一直是不断地在学习,希望见面时你也有更惊人的进步”。特务为了撬开她的嘴,把老虎凳、钢鞭、撬杠、电刑用遍,也没从她身上打开缺口。她任凭敌人疯狂施刑,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对敌人喊出了“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不幸在解放前夕被敌人杀害,年仅29岁。
一个好人,自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在他短暂的生命里,入党前始终自觉向党组织靠拢,入党后用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他的精神成为了影响无数中国人的丰碑。雷锋始终秉持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追求。当抚顺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成立时,他把自己在工厂和部队积存的100元钱捐给了公社;得知辽阳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水灾时,又将省吃俭用存下来的100元寄给了辽阳市委。他热心帮助困难群众,帮丢了钱和车票的中年妇女购买车票,将雨衣让给淋雨的妇女儿童。他不怕苦不怕累,在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工作中,雷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是用行动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标兵”。
一个老人,自觉坚守党员本色的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已是359旅正连职军官的张富清面临部队调整,要去地方支援经济建设,多次立功、身体有伤的他,响应“到边疆、山区去支援祖国建设”的号召,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了一生。60多年来,他不图名利,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都不知情。无论战争时期、和平时期还是离休以后,张富清始终自觉坚守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不改共产党员本色,战场上浴血奋战、出生入死,和平时期甘于平淡,挑最苦的工作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的人生。
第二个问题,如何启发自觉
早在我党初创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把“政治训练”作为一个重要问题,除了上政治课,还要运用早晚点名、集合讲话、个别谈话等方法,启发思想觉悟。红色电影《古田军号》,就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红军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群众、壮大力量、增进团结、鼓舞士气的感人故事。
解放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38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