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关于加强民兵力量建设的调研思考(调研报告)

某县关于加强民兵力量建设的调研思考
    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战时是兵,平时是民,肩负着保卫祖国、巩固国防的任务,更肩负着建设祖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责任。探索研究并做好民兵工作,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民兵队伍建设的作用和地位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重视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我们党几代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而建设一支强大的民兵队伍,不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威慑作用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民兵是遏制战争,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威慑力量。和平要以实力为后盾,要靠强大的国防来维护。不要战争必须准备战争,充分准备战争才能避免战争。和平与发展虽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同时,必须保持一支与捍卫国家安全相适应、与现役部队建设相匹配的民兵力量,这样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
    (二)民兵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要求,打赢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来势很猛,发展迅速。民兵是寓兵于民的重要组织形式。未来战争中,民兵不仅可遂行传统的战场勤务、支前保障、补充兵员、巩固后方等任务,还可以依托地方优势和资源,积极配合部队开展信息战、网络战等,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作用和优势。
    (三)民兵是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力量。我国民兵不仅担负着对外反侵略的职能,还承担着对内保稳定的职责。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维护社会稳定的新形势,我国大中城市和边海防一线地区普遍建立了民兵应急分队,担负应急机动任务。这支民兵应急队伍,经过正规的教育训练,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在保护群众、保卫生产、打击犯罪、维护主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民兵是遂行急难险重任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击力量。在抢险救灾、兴修水利和完成重点工程建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广大民兵以不怕吃苦、突击力强、能打硬仗而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多次抢险救灾的实践证明,民兵已经成为遂行多样化非军事行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7.12洪灾中,县共出动民兵2千余人,转移受灾群众9141余人,清理滑坡土石方300余方,装填沙袋1500余袋,疏通加固河堤和排水渠2000余米,抢修道路500米,抢救受灾物资5万余吨,清淤20万余平方。
    二、当前我县民兵队伍建设存在的矛盾问题及原因分析
    加强民兵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然选择,是富国强军的战略举措。但从当前我县民兵队伍建设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抓民兵队伍整体发展思想偏差严重。主要体现在“三不”上:一是摆位不正。党委落实议军制度不经常,有的乡镇党委连续几年都没有议过武装工作,不能把民兵基层建设摆在应有的位置。部分单位主要领导对民兵基层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标准较低,存在重其它建设轻武装工作的现象。二是认识不足。有的单位领导对自己的工作职责认识模糊,认为自己兼的是虚职,民兵工作是武装系统的事,是要人要钱的工作,到底干什么、怎样干、干到什么标准,认识不足、研究不够。三是投入不够。当前一些单位主要领导在基层武装建设问题上,处于支持不够、关注不够、倾斜不够的现状;有的表态好,但只讲不做,一年到头投入的建设经费也比较有限,甚至个别镇乡连应急民兵的服装都保障不了,致使民兵建设工作难以落实。
    (二)抓专武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居高不下。主要体现在“四化”上:一是“专武”意识“偏离化”。目前,在专武干部当中,身兼数职的大有人在,应该讲,专武干部兼职,既是形势需要,也有利于更好地与各级领导和群众进行联系、沟通,以“有为、有位”促进本职武装工作的开展。但是,有些专武干部偏离主业、淡化职能,将武装工作看成附带工作,甚至“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二是能力素质“弱差化”。主要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低学历的多,有军事工作经历的少;能完成一般性、日常性工作任务的多,能指挥带兵的少;满足于办具体事的多,能站在更高层次主动思考问题的少,个人能力素质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三是实际困难“轻视化”。有些专武干部家庭困难重重,乡镇领导长期看不到眼里,记不到心里,关心关爱不够,导致工作心态不稳、干劲不足。四是进出渠道“偏窄化”。乡镇专武干部进出渠道问题是严重制约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外行的“占位”多,懂行的受地方人事制度影响,又难以“进位”,县63个乡镇的专武干部中,在2022年以前,经过上级业务部门培训、懂武装工作的不足30%。另一方面,出路偏窄,年龄偏大、任期过长,武装工作“管人”与“管事”严重脱节,重用和提拔的比例较低,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近5年来,专武干部的提升比例仅为20%,部分武装工作干得好的没有得到提拔使用。
(三)抓民兵各类配套建设滞后影响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够”上:一是硬件建设不够过硬。有的乡镇武装部和民兵连(排)办公条件和训练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有的没有单独的“两室一库”,有的没有专门的办公室、没有配备办公电脑,有的没有建“青年民兵之家”。有的应急分队器材有的只是象征性地摆几种装具,难以满足遂行应急任务的需要。二是软件建设不够有力。仍有部分单位没有相关的制度牌,没有相关工作流程、本表册等。在资料管理上,有的没有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和专柜存放,零零散散,到处乱丢。有的存放的文件资料没有及时更新,多数为多年以前的资料。三是政策完善不够及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战争模式的不断刷新,当前的很多法规政策已明显滞后于民兵队伍建设的发展要求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33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