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多元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多元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调研报告
    为促进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化解,进一步推进平安建设,按照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安排,先后赴先进地市进行学习考察,并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干群座谈等方法,对我市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人民调解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借鉴“枫桥经验”,践行群众路线,推动实现人民调解工作多元化、专业化、信息化,不断推进人民调解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探索推行“*+*”矛盾纠纷调解*新模式,吸纳老党员、老干部、老知识分子、老政法干警多方参与,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等各界热心人士积极作用,培树个人调解工作室*个,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民调解员、个人金牌调解室,多元化调解格局日益完善。在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矛盾多发领域设立了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近*个,成立人民调解协会*个,成立各类调解组织*个,配备专兼职调解人员*人,专业化调解能力逐步提升。建立了矛盾纠纷县区每月、乡镇每半月、村(居)每周排查和敏感时期日排查、“零报告”制度,建立了分级调处、归口办理、协调督办等制度,探索实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年以来,我市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纠纷*起,成功调解纠纷*件,调解成功率达*%,较好发挥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全市政治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人民调解工作在多元化、专业化、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通过调研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多元化调解还不到位。基层专职型调解员缺乏,目前,全市*余人的调解队伍中,大多由村(居委会)副主任、治保主任等兼任,存在疲于应付现象和“老好人”思想,常常凭经验处理问题和纠纷,工作质效不高。调解员队伍结构比较单一,干部变动频繁,队伍不稳定,吸纳威望高、懂法律、热心调解工作的人士成为专职调解员的力度不够。
    二是人民调解员素质和专业文化程度有待提高。大多数基层人民调解员没有受过正规的法律教育,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专业培训不够,对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不深,调解方式方法相对单一,依法析理,定纷止息的能力较弱。调解队伍年龄“两极化”突出,老龄调解员经验丰富,但文化层次偏低,依法调解的意识不强;年轻调解员文化水平较高,但阅历较浅,经验不足,难以取得当事人信任,两个“极端”都影响了矛盾纠纷化解的水平。
三是信息化建设滞后。调解工作协调联动意识不强,没有真正发挥人民调解“息诉息访”和将纠纷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26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