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总书记指出“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要准确把握县域治理的特点和规律,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当前,**正处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千方百计破难题、出实招,全力以赴强弱项、补短板,坚决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优质发展的振兴之路,奋力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南部,总面积4182平方公里,总人口15.58万人,素有“塞上小江南”“陕北小关中”之美誉。自2017年以来,**聚焦“追赶超越、决胜小康”目标,深入实施“工业转型、果畜增效、旅游兴业、改革驱动、脱贫攻坚”战略,努力打造全省“现代工业强县、良好农业基地、商贸物流枢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县区生产总值达到83.13亿元,年均增长8.3%;工业增加值达到32.23亿元,年均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7亿元,年均增长6.7%;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6.7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14亿元,年均增长8.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795元、14669元,较2016年净增8146元和3535元。二是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市场主体增至13000户,较2016年翻了一番,注册企业达到3077家,是2016年的2.8倍。累计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地方政府债券、重点项目融资资金43.5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5.78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96个,完成投资251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至66.32亿元、70.65亿元,年均增长6.8%和14%。三是发展势头持续向好。第一、三产业稳定增长,二产比重直线上升,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至28.1∶39.8∶32.1,经济在量的合理增长上实现了质的稳步提升,GDP、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5年位居全市第一方阵,荣获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全省综合排名由第58位上升到34位。
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近年来**在推动经济加速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经济综合实力仍然很弱。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83.13亿元,只占到全市的4.1%;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14亿元,只占到全市的2.1%,在全市13个县区中排名第八,与排名第一的黄陵县相差27.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全省总量的0.14%,占全市总量的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95元,低于全省人均3918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69元,低于全省人均76元。二是工业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的工业企业中,大多数属于资源开发类,仅局限于初加工,深、精、细化工类项目较少,没有形成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链条,煤炭资源开发仅是传统的生产、销售、再生产、再销售环节,天然气开发刚刚起步,能源化工类项目招商没有从根本上取得突破。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目前,苹果产业已成为**塬面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果农基本都是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果园规模小,技术管理不规范,导致生产的苹果质量良莠不齐,难以利用标准化科学生产技术形成规模效应。加之县内果业龙头企业少,且占市场份额不大,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果农品牌意识淡泊,大部分苹果只能以散装的形式出售,经济效益低。川道的烟、畜、稻、中蜂产业尚在发展初期,农民增收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四是第三产业发展长期滞后。**是全省35个文物大县和红色革命地之一,文物古迹和革命旧址遍布全县,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6个,发展文化旅游业优势独特。境内有包茂、青兰、西延三条高速,210、309两条国道,西延、包西和正在建设的西延高铁三条铁路,形成了“六纵二横”的交通路网,全县镇镇通高速、村村通油路,发展商贸物流业优势明显。但由于开发力度不够,长期摆脱不了经济结构单一的困局,需要加快挖掘优势和潜能。五是要素制约问题突出。**可供使用的土地资源十分紧缺,且土地价格与榆林地区相比过高。在延安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但仍然属于生态脆弱区,污水排放标准高等因素对企业限制较大。加之**教育、医疗、文化等整体配套水平不高,人才吸引能力不强,很多企业面临人才流失问题。
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需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直视差距、扬长避短、奋起直追,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化改革开发、推进乡村振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顺应人民群众期盼等方面持续发力,在更高起点上加速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总书记强调,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就**而言,依托资源禀赋,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和重要方向。一是培育壮大新型工业。以资源绿色开发、高效转化、综合利用为重点,着力打造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25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