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反思:通过反思提升洞察力、创造力和领导力》
这本书架构很简单,篇幅不长,共五章,第一章介绍什么是马赛克式的反思,第二到五章讲的是反思的设计原则。
* 马赛克式反思
* 以60分为目标
* 偶尔慢下来
* 多角度深入反思
* 暂停,评估行动
我不复述原书内容,那些如何迭代自己、成就自己人生的套话,我们都看得太多。我只写一点由这本书发散开的体会而已:
反思很重要,但反思什么?如何反思?什么人需要不断反思,而什么人反而不能过度反思?
身处这个时代,我们不得不被KPI、OKR、还有这几年反复不断的疫情等等捆绑着,活在各自的焦虑之中。
我们忙忙碌碌,一身怨气,不愿被束缚,却又不敢停下来。感觉随时像个炸药桶,别人一个眼神都能点燃。
我们拼命地去看各种信息,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东西,开口就是王阳明说,曾国藩说……好象学到了许多知识,掌握了很多技能,然而,我们的能力真的得到了提升么?
各种修身养性的书、各种心法学了一大堆,离开“某某说”,我们连清晰地友好地表达都很欠缺。同一个问题孩子问你三遍,你就是世界末日到来的感觉。
我们那么疲惫地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我们那么辛苦奔波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在疫情里焦灼不安,担心家人健康,操心家庭收入,为孩子不能去学校上学而心急。
你操心了那么多,操心过你自己麽?当我们太过于重视自己的责任时,就会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我们从没忘记嘱咐家人要做好防护、少出门,自己却在人流中奔波,口罩挂在下巴上的。仿佛病毒跟我们是仇人,见了我们会自动远离。
所以,慢下来,给我们自己一点时间,去思考一下我们的处境、面临的问题和要做的决定是什么。
忙碌者没有太多时间反思,这是当下大多数年轻人的状况,都很忙,所以作者建议用一种类似于拼“马赛克”的方式来进行反思。
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它是利用生活中的碎片时间,忙碌者尤其适合。但它也存在缺陷,那就是这种不连贯的反思,大多数时候并不能真正解决严重的问题。
也就是说,这种马赛克式反思,它只能是系统性思考的一种补充。
比如,你设计一个大型方案,这就需要你连续多天用整块的、较长的时间来构思,你可能每天都会在电脑前忙到深夜,这就是长时间的系统性思考。这个方案一直在你脑子里盘旋,不管你是在吃饭还是在走路,直到它完成。于是有一天,你正在走路时,脑子里冒出一个点子,让你茅塞顿开,这个点子就象是一块马赛克,正好填补了你长时间思考所没有想到的小洞。所以,碎片化思考是长时间思考的一个补充,它能帮助我们提高思考的效果。
反思的目的,当然是调整自己,让自己能更好地去面对不确定性。
这世界上,不确定才是惟一的确定。
就象这场突然而来的疫情,我们的生活、工作被统统打乱。疫情以前,我们通常会提前几个月就订好旅行机票和酒店,现在,我们甚至不敢做三天之后的出行计划。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那样的不确定里,我们惟一能做的,就是坦然地面对。
反思,能使我们在生活中保持一点清醒,多点理智,让我们能够有一个轻松点的心态去面对工作、生活。
所谓以“60分为目标”,就是告诉我们,做能做的事情。我们都想要一个100分的人生,但能考100分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不必事事强迫自己非得卷到100分。在做反思这件事上,也是一样的道理,不必要求自己必须想出个所以然来。你只要养成回顾与思考、随时整理的习惯就好。
体制内单位有一个词,叫“回头看”,用在这里其实挺恰当。
经常回头看看,总结一下得失,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并努力作出一点点调整,让自己过得好一点,这就达到了反思的目的。至于那些大话、套话,看看得了,尽信书则不如不读书。
而对于非常敏感的一类人,则不建议过度反思,这类人本来就处在一个时刻检讨自己的状态,如果再天天反思,会走火入魔。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1809.html